兩岸茶幫斗茶民俗文化活動在福州舉行
2021-10-15 11:16:31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為:兩岸茶幫代表舉旗、挑著茶擔往三通橋走去。 葉秋雲 攝
“茶路平安、茶路平安……”10月1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區上下杭,隨著銅鑼聲響起,兩岸茶幫代表舉旗、挑著茶擔通過三通橋,陸續走進位於萬壽尚書廟後殿的天後宮。
10月14日(農歷九月初九)是媽祖羽化升天紀念日。當天,為再現福州上下杭百年茶業盛世場景,“雙杭眾茶幫·絲路競芬芳”暨台江區首屆兩岸茶幫斗茶民俗文化活動在此舉行。
圖為:兩岸茶幫代表舉旗、挑著茶擔陸續從三通橋走過。 葉秋雲 攝
台灣南投縣竹山鎮茶葉協會代表林義雄表示,海神媽祖護佑平安健康,信眾遍布海內外。此次舉辦海峽兩岸祭祖獻茶儀式,展現了海峽兩岸同根同源的民間文化信仰,兩岸同胞對中華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的重視,以及重陽節期間對老人的感恩和尊重。
圖為:兩岸茶幫代表舉旗、挑茶擔走過三通橋,走進位於萬壽尚書廟後殿的天後宮。 葉秋雲 攝
據了解,1842年,福州自五口通商以後,逐步成為世界茶港。台江民俗專家林祥彩在《台江商貿話舊》一書中回憶,福州茶市最鼎盛時期約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至二十世紀初葉。當時福州港輸出貨值總值中,茶葉占百分之八十。福建各地茶葉多集中福州出口,有紅茶、綠茶、青茶、白茶、磚茶等,品種齊全。
台江區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石麗欽透露,福建的茶葉品質優良,種類繁多,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貿易物資之一。自五口通商之後,福州的茶葉遠銷海內外,作為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福州蒼霞洲茶幫之魁的“洪家茶”更是如此。
圖為三敬茶環節。 葉秋雲 攝
石麗欽表示,福州茶葉隨著“海上絲綢之路”銷往海外,為祈求茶路一帆風順,茶產業生意興隆,“洪家”每年都會組織各地茶幫在春秋兩季茶葉收獲的季節,於福州各個天後宮進行斗茶儀式,將最好的茶葉敬獻給海神媽祖。
據悉,洪家茶的歷史可追溯至1878年,彼時從金門烈嶼鄉青岐村移居福州台江的洪天賞借助福州港的繁華,從航運業起步,逐步做起茶葉生意,開起茶行;第二代洪家掌門人洪發綏又借助福州港的便利,將茶葉貿易做到了海外。
圖為三獻禮、三獻舞環節。 葉秋雲 攝
如今,百年洪家茶紅茶制作技藝是福州市級非遺項目。該技藝第四代傳承人洪植錦表示,此次茶幫敬媽祖傳統儀式分為“三敬茶”、“三獻舞”、“三獻禮”、“斗茶儀式”等環節。來自兩岸的10個茶幫現場競相角逐,選出的最好的茶葉敬獻媽祖。“此次活動以茶為媒,推進兩岸茶文化民間交流,增進兩岸同胞情誼。”
圖為百年洪家茶道表演。 葉秋雲 攝
據悉,本次活動由台江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主辦,台江區文化館承辦,福州萬壽尚書廟、福州市金門聯、台灣南投縣竹山鎮茶葉協會、安溪福州茶葉發展促進會協辦。 ( 記者 葉秋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