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積極推進在漳定居台胞配套補助工作
2021-10-27 15:47:15來源:閩南日報
漳州市台聯積極推進在漳定居台胞配套補助工作
——讓困難台胞感受“第一家園”溫暖
“有了這500元,我和別人一樣,有退休金了。”10月21日,當記者上門時,台胞林紫雲開心地說。林紫雲今年63歲,住在龍文區朝陽鎮浦口村龍美社,之前沒有退休金。作為六十歲以上台胞,今年7月份開始,省里加上市里的補助,林紫雲每個月能領到500元,“補助補到心里頭,很感激。”
漳州市是定居台胞主要聚集地,定居台胞人數分別占全省三分之一、全國八分之一。長期以來,漳州市十分重視老齡、困難定居台胞的扶貧濟困工作。
除了六十歲以上無退休金台胞,困難台胞也可以領到補助,兩者可以疊加。2020年,市台聯積極推進配套補助工作,對漳州市39名困難台胞,在享受省財政補助的同時由市財政給予1:1配套補助,每人每月補助200元,全年共發放9.36萬元,並正式納入每年財政預算。2021年,繼續擴大范圍,對311名無退休金的老台胞進行配套補助,每人每月200元,全年共發放74.64萬元。
“因為台胞人數多,基數大,所以目前采取分期、逐批的方式進行補助。”漳州市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方麗雲介紹說,“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下,市財政局克服因減稅降費和新冠疫情影響帶來的減收增支壓力較大的困難,給予大力支持,將補助配套納入財政預算,讓我們的台胞能及時足額地領到補助金。”
家住薌城區新浦路柑仔市新民花園的台胞鄭若松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他妹妹鄭若雯因為殘疾,屬於困難台胞,目前省里加上市里的補助有400元,等到妹妹60歲,還能再領取500元。
“900元,對我們這樣的一個家庭來說,不少了,起碼我妹妹自己的日常生活開銷夠了。”鄭若松說,他有不少親戚在台灣,每年都會聯系,“我舅舅聽到我們在這邊生活有保障,一直點贊。前幾年,我們舅媽來漳州,發現我們這里語言相通,生活習慣和風俗都類似,就感嘆說要是再年輕10年,一定前來漳州定居。”
鄭若松說,作為在漳州定居的台胞之一,他深切感受到黨和政府對在漳定居台胞的關懷和照顧。“無論是從兒時學習,還是參加工作,我們都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幫助與照顧。這次的補助更是將實事辦到了民眾心里,辦到了我們台胞的心坎上,讓我對退休後的生活充滿了期待。”。
台胞陳仲凱作為市人大代表,在市台聯的支持下,以建議、提案的形式呼吁提高在漳定居台胞補助標准,如今這項工作落地實行,讓他成就感倍增,“這是解決定居台胞生產生活實際困難的實實在在的舉措,一方面解決了高齡、孤寡台胞的基本生活需要,減輕病殘台胞沉重的醫療負擔;另一方面也讓老齡台胞和困難台胞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懷和照顧,在全市台胞中產生了積極影響,島內各界同胞也給予了積極評價。”
“今後,我們將繼續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從更大范圍、更廣層面為台胞謀福祉,做實做細做到位。就爭取補助而言,我們將爭取更大范圍,形成補助全覆蓋。”方麗雲表示,市台聯將繼續發揮聯系台胞的橋梁紐帶作用,聚焦群眾所想所盼,不斷提升在漳台胞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閩南日報記者 陳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