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閩台文化

兩岸山長學者尋“朱”問跡:文化活水 一脈相承

2021-10-28 10:10:07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福州10月28日電 題:兩岸山長學者尋“朱”問跡:文化活水  一脈相承

在金門島上,朱熹和燕南書院,備受當地同胞的尊崇。在曾問鼎台灣三座金鼎獎的燕南書院院長楊樹清眼中,朱熹的“文化活水”從朱子家鄉福建尤溪奔流到武夷山的考亭書院、白鹿洞書院,匯流到千年學府岳麓書院,“而從金門的燕南書院,我們看到朱熹書院的精神,看到朱熹對整個閩南文化的影響”。

28日,第五屆海峽兩岸書院論壇在福州正誼書院舉行。楊樹清的發言,獲得兩岸山長的熱情回應。

福州理工學院朱子文化研究所所長方彥壽正研究朱子學由閩入台的傳播路徑。他認為,明清時期,在“閩學”治台的政策導向中,朱子學隨書院教育制度、官辦儒學一起由閩入台,形成閩台書院講學的優良傳統。

福建師范大學經學研究所台籍副教授簡逸光認為,朱子學在台灣的傳播除了師者傳道授業外,亦仰賴圖書,其中以張伯行正誼堂刊刻的圖書與左宗棠重刻的《正誼堂全書》為影響力最大。至今,《正誼堂全書》仍典藏於台北圖書館、傅斯年圖書館、台灣大學和東海大學。

武夷學院宋明理學研究中心台籍副教授黃柏函在論壇上發言指出,傳統書院精神對當代通識教育的啟迪,在於書院教育強調人格修養與道德實踐的人文精神,呼應當代通識教育追求全人教育的理念。他期許兩岸共同研究朱子,豐富人文精神教育的內涵與深度。

千年厚重的文化積淀,吸引黃柏翰、簡逸光等眾多台灣青年學者跨海而來,尋“朱”問跡。9年前,黃柏翰在台灣取得博士學位後,作為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秘書長,來到閩北參與“朱子之路”研習活動,便扎根下來。他對記者說,在這里,可以不斷深入研究朱子學,又可以同朱子一樣傳道授業。

如今,由福建10家書院和台灣8家書院組成的海峽兩岸書院聯盟已成立3年。正誼書院院長鄭智明當天被正式推舉擔任海峽兩岸書院聯盟首屆輪值會長,該聯盟秘書處常設正誼書院。鄭智明說,將發力推動兩岸書院師資共享、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傳播推廣等。

“作為化民成俗的場所,當今書院應重拾朱子學說,傳承其社會擔當,改善社會風氣。”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所終身教授、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名譽會長朱傑人指出,朱熹為“化民成俗”所編的童蒙讀物,至今基本理念和方法適用於當下。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林守欽告訴記者,福建將加大兩岸文化旅游合作,深化民間基層交流,促進兩岸共同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令書院文化和朱子文化保護發展將進入新境界。( 記者  林春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