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闊空間共追夢 ——台灣青年蕭國佑的福建故事
2021-11-23 16:08:30來源:福建日報
蕭國佑(左)在福州台灣會館參加《話說閩台緣》的節目錄制。(資料圖片)
在日前舉行的“兩岸媒體福州行”采訪活動中,記者來到福州市職工三創閩台家園台灣青年創新創業基地(以下簡稱“閩台家園”)采訪。該基地運營經理、台青蕭國佑介紹了基地的運營情況。
“閩台家園”由台企福建芯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管理,致力於吸引台青來閩創業就業,幫助台青用好用足大陸的惠台利民政策措施,讓他們更好地在福州發展。截至目前,該基地已引進台企近20家,涉及文創、文體、康養、藝術培訓等領域。“大陸市場前景廣闊,歡迎更多台灣朋友一起來追夢圓夢。”介紹完情況後,蕭國佑向台青發出邀請。
蕭國佑來自台灣台中。本科念化工專業的他卻對行銷策劃很感興趣,畢業後在台灣與伙伴創立了兩個護膚品品牌,他負責市場營銷和推廣。
為了開拓市場,2016年至2017年,蕭國佑多次來福州考察。美麗的榕城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福州城市漂亮又有文化底蘊,發展速度很快,隔幾個月來又有新的變化。”感受著福州經濟社會的脈動,蕭國佑有了來閩發展的想法。2018年,蕭國佑選擇來福州創業。
在“閩台家園”門邊的展示牆上,蝴蝶、螃蟹、甲蟲等動物標本五彩斑斕,吸引兩岸記者駐足觀看。“這是閩台合作的傑作之一。”蕭國佑介紹說,2020年8月,台青陳朝明與蟲林野趣團隊入駐基地,他們致力於自然科學知識的傳播與實踐,在福州舉辦的多場公益講堂和昆蟲展受到各方好評,他們還承接了多個科普展廳的設計工作。通過“閩台家園”,他們還與大陸的一些團隊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多年的營銷實踐經驗讓蕭國佑發現,大部分來榕創業的台青其專業技術與創意都很棒,但由於缺少營銷意識和經驗,導致理想與現實出現落差。“我們的工作就是要讓他們盡快了解熟悉當地的政策,並通過對接大陸各方面的資源,協助他們創業發展。”
今年7月,台灣音樂人張家豪來福州尋找自己的“音樂夢”。盡管在台灣已小有名氣,但初來乍到的他還不為人所熟知。“他的專業水平和資質都很優秀,我們對他進行職業規劃分析後認為,他缺少的主要是大陸的教學經驗,以及音樂教育市場的知名度。”蕭國佑說,“閩台家園”建議他先在福州的中學工作,適應這里的教學環境,並為他策劃安排了有關活動,幫助他提高知名度。如今,張家豪已經順利進入福州市延安中學擔任音樂老師,音樂事業逐漸步入正軌。
在蕭國佑看來,在“閩台家園”工作是利人利己的好事。“能夠幫助台灣朋友在大陸扎根發展,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同時,我也開闊了視野,看到了許多優秀的創業項目,並與這些創業者成了朋友。”
因為從事宣傳策劃工作,蕭國佑認識了許多福建的媒體朋友,機會也悄然而來。今年8月,福建日報社《新福建》客戶端的海峽頻道開設《話說閩台緣》欄目,通過文字、音視頻等報道方式,展現閩台獨特而深厚的淵源關系。欄目組邀請蕭國佑參加出鏡和解說,蕭國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幾個月來,他與欄目組一起在福州台灣會館、鰲峰書院取景,介紹兩岸的科舉制度,講述台灣士子讀書求學、參加科舉考試的故事。
“十分感謝福建日報給我這個機會,這種出鏡體驗既新奇又充滿挑戰。”蕭國佑說,“通過參與《話說閩台緣》的節目錄制,我了解了兩岸的科舉制度和淵源關系,也知道了鰲峰書院一度成為台灣學子的求學聖地。現在,我對福州的歷史文化、閩台深厚的文脈淵源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認識。”
在福州工作生活了三年多時間,作為大陸一系列惠台利民政策的受益者之一,蕭國佑切身感受到大陸對台胞台青的關心和支持。因此,他也時刻想著回報這個美麗的家園。今年8月,得知福州的血庫告急,蕭國佑積極參與獻血。“這些都是舉手之勞的小事。能為大陸同胞獻血我很開心,希望將來能為兩岸的交流合作做更多事情。”
(記者 全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