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出發,聯通兩岸家庭
2021-11-24 17:09:28來源:福建日報
(左圖)閩台新人秀恩愛。(右圖)老一代閩台夫妻手比“心”形,道出婚姻的真諦。
“我們自願結為夫妻,我們將上孝父母、下教子女,互信互勉,互諒互讓……”近日,一場兩岸集體婚禮在福州舉行,來自台灣桃園的姑娘呂庭語牽著丈夫、福州小伙陳學鑫的手,一起許下結婚誓詞。
此次活動由福建省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福州市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聯合主辦,也是我省依照傳統婚俗,為兩岸新人舉辦的又一次中式集體婚禮。
閩台新人的新婚期待
桃園姑娘呂庭語與福州小伙陳學鑫的愛情故事從校園開始。大學時代,兩人共同在台北讀書,在校園相遇相識、相知相戀。
2018年學業結束,陳學鑫選擇回到故鄉工作。但時空的距離,並沒有讓他們的感情變淡。“對於福州,一開始我並不熟悉,也有種種顧慮。但是,當我實地探訪後,發現這里與台灣那麼相似,我們有相同的文化、氣候、美食,讓我感覺特別親切。”呂庭語說。
2019年,呂庭語來福州開始新的生活和工作。今年10月,呂庭語與陳學鑫在福州市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登記領證。“我們會用愛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小兩口說。
集體婚禮上,還有來自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巫智斌與陸曉莉這對閩台新人。巫智斌是台灣彰化人,長期從事林業科學研究,2018年,他到南平任教,結識了南平姑娘陸曉莉,一段跨海姻緣就此展開。
“過去我從不敢想象,可以攜手一位台灣的愛人,因為我覺得我們之間隔了非常遠的距離。但是今天這個時代,拉近了我們彼此的距離。”集體婚禮上,陸曉莉感觸良多,就像所有的閩台新人一樣,她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美好的期待。
長期關注兩岸婚姻家庭的福州市婚姻服務行業協會會長馮發鵬認為,隨著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兩岸婚姻已從早期的“老兵婚姻”步入“因為愛情”的時代,而如何經營好兩岸婚姻,也成為兩岸家庭關注的熱點。
老一輩人的幸福密碼
為了讓越來越多的閩台新人能汲取幸福婚姻的密碼,在這場集體婚禮上,主辦方還邀請了老一代閩台夫妻介紹彼此的經驗和感悟。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台胞楊鎮存來自台灣鹿港。2003年,他來福州工作,並在這里認識了南平姑娘張碧梅。2010年,二人登記結婚,如今育有一女。
在他的朋友圈里,時常記錄著自己與妻子、女兒相處的美好瞬間:陪妻子去拜拜媽祖、帶女兒打羽毛球、一家人看電影……“要多拿出一些時間和精力陪伴家人。因為只有用心經營,才會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楊鎮存說。
來自台灣基隆的蔡育琴與丈夫林峰相識於2003年。那時,蔡育琴就職的台灣公司在福州的辦事處剛剛成立,主營國際海運業務,林峰是辦事處負責人,蔡育琴則是總部派來的督查專員。
“大陸的高鐵拉近了城市之間的距離,現在出門只要帶一部手機就可以搞定一切了。”自2006年結婚以來,蔡育琴已定居福州15年,也見證了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
更令蔡育琴感動的是,台胞無論創業就業還是生活求學,大陸都有許多優惠政策。“比如,在福州市行政(市民)服務中心,就設立了台胞(台企)服務專窗,為我們提供便捷的服務;再比如,接種新冠疫苗,我們享受著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真是非常暖心。”蔡育琴說。
談及兩岸婚姻的感悟,蔡育琴認為,一定要積極融入對方的生活,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正因為有了妻子的大力支持,林峰的事業也越做越大,福州辦事處升級為福州分公司。蔡育琴說,台灣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大陸,未來台灣新娘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溝通兩岸、整合資源,為兩岸融合發展盡綿薄之力。
“第一家園”的貼心服務
福州是大陸涉台婚姻登記數量最多的城市。自2016年起,福州市就設立兩岸婚姻家庭服務辦公室,進一步加強對兩岸婚姻家庭的服務工作。去年8月,福州市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揭牌成立。
“在兩岸婚姻家庭中,常遇到包括赴台探親團聚、生育子女戶口遷移落戶、赴台就學就業、文書驗證等方面的咨詢。”福州市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成立福州市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就是為了給兩岸婚姻當事人提供多方面的咨詢指導服務。“比如,在辦理婚姻登記後,如果還有辦理相關公證的需求,工作人員可以為當事人備好公證所需的有關材料,走綠色通道(窗口)直接申請辦理,無需另外調取材料和取號等候。”
此外,為了讓兩岸婚姻家庭更好地交流經驗,近年來我省還借助海峽論壇、海峽青年節等平台,舉辦了多場兩岸婚姻家庭論壇或座談會,提升互幫互助的意識和融入兩地生活的能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兩岸婚姻的質量越來越好,閩台新人對婚姻的期待也越來越高。”馮發鵬認為,為了適應這一新變化,可以設置一個專門服務閩台婚姻家庭的App,一方面,在閩台青年中,舉辦形式多樣的交友聯誼活動;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婚戀、婚姻生活等方面的咨詢輔導,增進彼此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