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惠台政策

惠台政策落地生效 台胞台企在廈深度融合發展

2021-12-08 16:09:17來源:廈門日報

  惠台政策落地生效

  台胞台企在廈深度融合發展

  作為海峽論壇的主陣地,廈門先行先試,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

  廈門日報訊 第十三屆海峽論壇將於10日在福建舉辦,主會場依然設在廈門。作為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兩岸民間交流盛會,海峽論壇年年都會釋放各種惠台利好,發布系列惠台政策。

  作為海峽論壇的主陣地、因“台”而設的經濟特區,廈門更是堅定不移地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兩岸一家親”理念,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對台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先行先試,不斷推出創新舉措,在落實台胞台企同等待遇上持續走在先、做在前,當好排頭兵,全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的“第一站”。

  率先出台

  大陸首個地方惠台政策

  賦予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對台工作的重要論述的具體行動。廈門不僅在“十三五”規劃中,早早提出推動台胞台企享有同等待遇,更是在這些年,每年都為台胞台企送出實實在在的“大禮包”。

  中央“惠台31條措施”出台僅一個半月,廈門便在全國率先推出貫徹落實措施,於2018年4月10日出台大陸首個地方版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政策——廈門“惠台60條”及實施細則。翌日,國台辦新聞發布會專門為廈門“惠台60條”點贊,稱“從更大范圍、更多層面為台胞在廈生活提供便利,為台企在廈更好更快發展創造條件”。

  “廈門‘惠台60條’,是中央‘惠台31條措施’的第一份地方性配套文件,可謂一氣呵成、一以貫之、一馬當先。”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法律研究所所長季燁如此評價。廈門“惠台60條”也引起台灣輿論關注,台灣媒體和民眾感慨,這些措施“由生到死,無所不包”。

  政策有沒有效果,關鍵看落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積極推進,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專題會,強調“不落實不如不出台”,要求各相關部門必須將各級惠台措施逐一落實到位。

  廈門“惠台60條”出台後,全市各區、各部門分頭行動,80個職能部門參與制定了具體實施細則。在20多萬字的細則中,每條措施都明確了責任單位、聯系人、聯系電話、辦事流程,確保出台一條,落實一條,見效一條。

  先行先試

  推出許多創新舉措

  作為大陸對台最前沿,這些年,市委市政府始終把對台工作擺在全局突出位置,全力打造對台交流合作戰略支點,密集出台了眾多惠台政策。

  中央“惠台31條措施”剛出台時,許多台胞就發現,其中有22條早已在廈門落地實施。“惠台60條”出台後,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和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廈門於2019年6月10日出台“融合發展45條”,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開大步。中央“26條措施”出台後,廈門抓緊細化落實,於2020年2月28日率先出台中央“26條措施”廈門市實施細則。今年年初,廈門又出台《關於進一步鼓勵和支持台灣青年來廈實習就業創業的若干措施》,並廣泛開展宣講,助力更多台灣青年來廈追夢、築夢、圓夢。

  廈門制定的各項同等待遇政策,既迅速貫徹落實上級相關政策,又充分體現廈門的對台特色優勢,先行先試推出許多創新舉措。廈門“惠台60條”中,有33條措施是廈門在大陸率先推出;廈門“融合發展45條”中,有21條措施是廈門率先推出,或者是對福建“融合發展42條”進行延伸拓展。

  目前,中央、省、市各級同等待遇政策基本在廈落地生效,深受台胞台企和兩岸媒體好評。“一個個暖心大禮包很周到,讓大家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認同感,有力推動了台胞台企在廈門的深度融合發展。”廈門市台商協會會長吳家瑩說。

  (記者 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