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兩岸交流 >> 海青故事

陳柏叡:“登陸”之旅,敲開幸福之門

2022-06-21 17:56:35來源:人民政協報

陳柏叡:“登陸”之旅,敲開幸福之門

《人民政協報》 (2022年06月18日第07版)

全國五好家庭獲獎者、福州市皮膚病防治院台灣省籍醫生陳柏叡:

“登陸”之旅,敲開幸福之門

“縱橫三萬里,上下五千年。”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兩部由台灣地區電視機構錄制的反映祖國大陸壯麗山川與風土人情的電視專題紀錄片風靡島內,也成為熱愛中華文化的陳柏叡的父母每周必追片,無形中在同齡小伙伴都在追萌趣動畫片的年紀,博大廣袤的大陸進入少年陳柏叡的視野。

10年後,還是因由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父親建議,陳柏叡通過參加大陸普通高校招收港澳台學生聯合考試,獲得進入北京大學醫學部學習機會,期間他收獲了美好的愛情,與一位來自福建一同學習的學姐喜結良緣。到今年,是陳柏叡“登陸”的第20年,他不僅在福州安家立足,有了自己的幸福小家、一對可愛的兒女,而且個人事業上也不斷收獲,作為福州市皮膚病防治院副主任醫師的他,2021年獲評福建省五四青年獎章、福建省青年崗位能手。

“在人生最重要的階段,是父親為我打開大陸這道門,讓我一步步邁向幸福。”談到榮獲2022年度全國五好家庭,作為來自台灣苗栗的“福建女婿”,陳柏叡心懷感恩和感慨,在他看來,在人生最美年華,能與大陸共同分享發展機遇是一件幸運的事。

來自父輩眼中的大陸初印記

陳柏叡成長在台灣外省人與本省人後代組建的家庭。外公外婆來自安徽,1949年跟隨國民黨到了台灣島;祖父、祖母都是廣東梅州人,明清時期家族遷徙到台灣。

“從小回到外公外婆家,總能聽到他們操著濃濃的安徽話和我交流,飯桌上也是徽菜口味的飯菜。”李鴻章雜燴、紅燒獅子頭、八公山豆腐、青磚黛瓦、白牆石板路……那是外公外婆帶給少年陳柏叡的大陸圖景。

《大陸尋奇》《八千里路雲和月》是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由台灣兩家電視機構拍攝的反映祖國大陸壯麗山川與風土人情的電視專題片,不僅在島內風行,而且是陳柏叡家每周日必追的電視節目,“我爸特別愛看這類介紹大陸民俗景觀的電視節目,作為孩子的我,雖然當時覺得肯定不如動畫片那麼好看,但只能跟著,不過現在想來,這些片子無形中也讓我了解了不少大陸的風土人情。”時隔20年再回憶少年往昔,陳柏叡發現,成長早期受到的這些有關大陸元素的場域浸染,讓他潤物無聲中對大陸這片土地產生了天然的心理聯結。

“登陸”求學,收獲大陸深體驗

陳柏叡“登陸”的契機,始於高中三年級。當時任台灣苗栗縣一所高職學校校長職位的父親從同仁處聞知,台灣高中畢業生通過大陸教育部門組織的一個考試,學生即有機會到大陸高校深造。

“我爸當時給我的建議是,報考大陸高校港澳台籍學生聯招考試的科目和島內大學聯考基本一致,那不如索性給自己多一個被選擇的機會。”時間推回至2002年,彼時不僅島內能夠了解大陸高校的訊息和渠道少之又少,大陸高校的硬件條件也確實不能與今日同日而語。陳柏叡回憶,當他決定接受父親的建議,准備參加大陸高校聯招考試時,同班的好幾位同學都驚訝地問他,“你確定真的是自己想去大陸讀書嗎?”由於當時大部分台灣學子對大陸高校了解不多,所以對於他們來說,選擇到大陸高校就讀並不是高考優選項,但陳柏叡卻對自己的這一選擇一直沒有搖擺。

“記得接到北京大學醫學部錄取通知書的那個晚上,母親試探性地問我,你決定好要去北京讀書了嗎?”當陳柏叡不加猶豫地告訴母親,“我要去,那可是北京大學呢!”他能感受母親有那麼幾秒鍾的思慮,才回復他。十多年後,當自己也為人父,他更深切地體會到“當時母親心中的某個角落,應該是希望兒子選擇留在台灣的。所以,我一直都非常感謝父母當年能夠有如此大的格局和遠見,才讓我的人生發展天地廣闊和一直追求內心的聲音”。陳柏叡也借由人民政協報的采訪,表達了對身在台灣的父母的感激之情。

而當自己的腳步踏上大陸的土地,用心融入,陳柏叡也發現了大陸的很多可愛之處。“我跟班上甚至其他院系的很多位大陸同學,都成為很好的朋友。大家來自祖國的天南地北,卻可以彼此包容相互間的差異,在一起讀書、學習、游玩、分享情感……”回憶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學習的5年,陳柏叡記憶中留下的,是充滿溫情的記憶和感恩之情,“大陸同學和老師們對我們台胞倍加關愛和呵護,就連食堂打飯的阿姨都對我們特別的親切。同時,北醫嚴謹的學風,也幫助我在專業上打下了扎實的基礎。”陳柏叡說。

安家大陸,這里是我圓夢逐夢的家

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讀研究生期間,陳柏叡認識了一位一同學習的福建女孩,也因此結識了一段姻緣,2010年面臨畢業,陳柏叡抱著成為“福建女婿”就“娶妻隨妻”的心態,來到福州就業,受聘於福州市皮膚病防治院。2009年福建省先行先試推行事業單位招收台胞政策,他也成為福州市事業單位聘用的首位具有研究生學歷的台胞。

“我的幸福人生和職業上的精進空間,都是我的愛妻給予我的,我們彼此陪伴成長,共患難。”采訪中,談起妻子、福建漳州女生張金燕,陳柏叡褒獎有加。在他心中,她是一位懂得傾聽和營造溫馨氛圍的稱職妻子。“婚姻中兩個人都會隨著時間和經歷,有著不同的改變,如果只有一方持續成長,而另一方停滯不前的話,就很難再達到心靈的契合。我們倆在這一點上有共識,所以始終對於知識與學習都有著很強的好奇心,我不管是讀到還是生活中遇到讓我有共鳴的內容和事情,就會急不可待地想和金燕分享,包括我後來成立幫助台胞就醫的醫療服務委員會的想法,就是有一天晚上我在醫院值班的時候給想出來的,第二天一早我就興沖沖地奔到金燕的診室跟她說。”不吝於用愛的語言表達愛與被愛、懂得聆聽和換位思考,這是陳柏叡分享給兩岸青年經營愛情的秘笈。

在陳柏叡看來,未來會有更多兩岸年輕人選擇組建美好家庭。“我的經歷告訴我,兩岸同胞在文化理念和心靈契合方面不僅不存在障礙,而且我們還能從對方那體會到彼此心底對共創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大陸學習生活20年,陳柏叡感受到一個真實、飛速發展的大陸,一個敞開懷抱給台灣同胞溫暖和更多圓夢築夢機會的家園。“我也很希望我的‘登陸’故事,能傳遞給更多台灣青年,尤其是台灣醫生、醫學生。希望他們用自己的雙腳、雙眼和雙手,勇敢選擇適合他們發展的鄉土。”陳柏叡對人民政協報記者表示。

(記者 修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