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兩岸交流 >> 交流交往

近鄰服務帶 兩岸“心”家園

2022-07-06 15:38:37來源:福州日報

  “下樓就能吃上熱騰騰的可口飯菜,真不錯!”每到飯點,位於晉安區岳峰鎮桂溪社區保利香檳國際小區的居民陳秀珊就直奔家門口的“福粥食堂”。和街坊們一起吃過飯,還可以到附近的樂齡學堂、社區圖書館鍛煉身體,讀書看報。

  上個月,福粥長者食堂和近鄰中心相繼建成啟用。“早就盼著社區有個食堂,現在終於實現了。”66歲的老黨員陳啟豐感慨地說。

  這樣多姿多彩的晚年生活,是桂溪社區黨總支探索“新居民、新家園、新智慧”的“三新”工作法,不斷提升基層治理和服務群眾能力的縮影。

  桂溪社區黨總支只管理服務著一個小區,但卻是全市單體最大的居民小區——保利香檳國際,入駐居民近2萬人。如何讓新居民過上幸福的新生活?桂溪社區黨總支深化近鄰黨建引領社區治理,通過服務“一老一小”,讓幸福感在小區綻放。

  憑借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歷屆桂溪社區黨總支積極引入資源,近年陸續建成了“一館兩場三中心”並對居民開放。“一館”即政治生活館,“兩場”即近鄰廣場、兩岸廣場,“三中心”即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社區近鄰活動中心、兩岸社區交流中心。他們共同組成了近1萬平方米的近鄰服務帶。服務帶和外圍完善的公共配套一起,構成了溫馨的“15分鍾便民圈”。

  近鄰服務帶吸引了很多老年人興趣隊伍。有了活動場地,社區的舞蹈隊、旗袍秀等也開展得紅紅火火。大家都說,生活在這里的老年人特別幸福。今年初,社區首屆“連心節”在近鄰廣場舉辦,剪紙、制作糖畫、寫春聯、送福字、旗袍秀、大合唱,居民歡聚一堂,紛紛展示才藝,其樂融融。

  看到社區喜事連連,老黨員陳啟豐不禁手癢,創作了多張速寫,記錄小區的幸福時刻,有小區新貌,文化活動,義剪等,被居民廣為傳閱。仔細翻閱,濃濃的幸福感撲面而來。

  今年初,為了築牢疫情防控陣地,桂溪社區要完成3輪近2萬居民的核酸檢測任務,社區人手嚴重不足,社區黨總支書記陳雯靖緊急求助,小區黨支部書記葉官平及時增援,在他號召下,黨員主動報名志願服務,並堅守在無疫小區黨員先鋒崗,為進出居民測溫、驗碼等。

近鄰服務帶 兩岸“心”家園

  保利香檳國際小區成立了谷雨詩社。記者 朱榕 攝

  “黨員和有才藝的居民,是我們社區的兩個寶。”陳雯靖說,近年來,社區實行“縱橫”工作法,橫向打造“兩委-隊伍”,挖掘居民專長,以趣緣為紐帶成立各類志願服務隊伍;縱向構建“兩委-片長-樓長”的三級治理組織體系,不斷發揮黨員和能人優勢,形成了“自循環”治理模式。

  谷雨詩社的成立,正是小區“自循環”模式結出的成果。上個月,在小考拉圖書室的Daisy老師和小區熱心居民陳燕燕的組織下,小區成立了全市首個兒童公益性詩社——“谷雨詩社”,18位社區小朋友加入詩社。每逢節氣當天,根據節氣特征邀請孩子們參加斗詩大會,如今詩社已舉辦了多場線上線下活動,孩子們熱情高漲,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涌現出不少佳作。陳雯靖說,小區在Daisy老師組織下,從親子公益閱讀起步,陸續孵化出“故事媽媽”“魚兒姐姐講節氣”等項目,並從節氣延伸到詩歌,最終孵化出了兒童公益詩社。

  隨著越來越多台胞入住,社區黨總支將樓長工作制也延伸到台胞公寓,聘任熱心台胞李京機擔任樓長,架起和台胞之間的連心橋。越來越多台胞積極參與社區事務,並主動報名參與一線疫情防控志願服務。

  “小區藏龍臥虎,接下來我們將打算全面梳理、挖掘社區的能人,為他們分類建立項目档案,精心組織各種活動,吸納他們一起加入社區治理,打造兩岸新家園。”陳雯靖說。

         (記者 朱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