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兩岸交流 >> 海青故事

台胞樊奇為:“最美家庭”的“眷村情、中國心”

2022-08-08 17:38:42來源:中國新聞網

  兩岸有情人跨越海峽,姻緣相許,為愛相守,是兩岸之間最為天然、親密的紐帶,兩岸婚姻家庭成為了兩岸關系全面發展的有力見證。近日,“2022年天津市最美家庭”榜單發布,有兩戶台胞家庭位列其中。樊奇為家庭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跨海姻緣的家庭幸福密碼除了愛情,還有相濡以沫、攜手並進和兩岸文化的連接。

  “我和我太太是1997年在工作交流中認識的。”26年前,台灣的樊奇為先生與天津的滕桓女士相識相愛,兩岸共通的文化讓他們彼此一見如故,愛的力量跨越了千山萬水,最終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樊奇為是台灣電視制作人,1987年他與台灣藝人凌峰的《八千里路雲和月》攝制團隊第一次來到大陸。“《八千里路雲和月》是台灣首次赴大陸拍攝、介紹祖國近況的紀錄片。”樊奇為說,這個節目向台灣同胞展現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生動中國。

  隨後,樊奇為又參與了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外景拍攝。“這個節目以台灣中視的‘繞著地球跑’為藍本制作,在台灣也很受歡迎。”樊奇為說。

  由於工作原因,樊奇為在一次與天津廣播電視台交流中認識了滕桓。“我太太年輕、漂亮,談吐優雅,我一眼就喜歡上了她。”樊奇為回憶與太太相遇的情景。

  “我們的結合其實也挺不容易的。由於我們年齡相差二十歲,我家人和朋友一開始是不理解的。而且,我對他在台灣的一切都不了解,當時兩岸往返也不方便,我們一直都是靠打電話進行情感交流。那時候我一個月的電話費就花掉一兩千。結婚前,我都沒去過台灣,也沒見過他的家人,完全是靠彼此的愛和信任支撐著,嫁給他算是我孤注一擲。當我們准備結婚時,他毅然放棄在台灣優渥的生活和穩定的事業,打包所有家當來到天津,跟我一起發展,我覺得自己的堅持和執著是值得的。”滕桓說,結婚多年,她和樊奇為一直都是互相理解與包容,鮮有為生活瑣事紅臉、吵架的時候,同事朋友也都十分羨慕。

  1998年,樊奇為與滕桓注冊結婚,婚後不久,夫妻二人便有了愛情的結晶:一個可愛的兒子。“我兒子雖然拿的也是台胞證,但他從小就知道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自己是中國人。”樊奇為說。

  “從小父親就告訴說,我們是從浙江來的,小時候我就明白浙江其實就在對岸的大陸。”樊奇為介紹,他父親1949年到台灣就住在“眷村”,自己是在“眷村”出生和長大的,是一個典型的“眷村二代”。

  “住在眷村的人大都來自大陸的天南海北,在那里不但可以聽到南腔北調,還能吃到全國各地區的美味佳肴。”樊奇為介紹,眷村的人普遍懷念在大陸的故鄉故土。

  “我也是跟樊先生結婚以後才了解到有關‘眷村’的一些內容,而且逐漸對‘眷村’產生興趣。”滕桓說,同為電視人,她們夫妻二人都想為“眷村”做點事情。“台灣當初一共有886個眷村,現在幾乎都被拆光了。眷村對台灣、對兩岸都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我們決定自己出資拍攝《眷村》紀錄片,通過紀錄片,告訴台灣現在的年輕人,我們的文化是共通的,我們的血脈是相連的。”

  從2018年開拍至今,《眷村》已經完成大部分的拍攝制作,“受疫情影響,拍攝工作中斷,希望疫情早點過去,我們要堅持把這個紀錄片拍出理想的效果。”五年來,拍攝《眷村》便成了樊奇為滕桓夫婦共同奮斗、誓要完成的事業主題,也是他們幸福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作者 楊子煬 孫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