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兩岸及香港《經濟日報》財經高峰論壇開幕
2014-04-25 20:32:03來源:中國經濟網
4月24日,參加第四屆兩岸及香港《經濟日報》財經高峰論壇的臺灣和香港嘉賓來到銀監會參觀訪問,並就兩岸及香港金融合作與發展進行座談。 本報記者 翟天雪攝
從北京、臺北到香港,兩岸及香港《經濟日報》財經高峰論壇已成功舉辦3屆。天時、地利、人和,3家《經濟日報》的緊密合作結出豐碩成果,論壇已成為兩岸及香港財經界高階交流合作的品牌活動和重要平臺。
草木蔥蘢、鮮花競豔,來自兩岸及香港的嘉賓們暖春4月再聚北京。在大陸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第四屆兩岸及香港《經濟日報》財經高峰論壇整裝待發,期待實現更多的實質性進展。
搭橋樑 共謀劃 促發展
近年來,順應時勢,兩岸及香港3家《經濟日報》加強了合作交流,簽署合作協議,商定從2011年起共同主辦、輪流承辦財經高峰論壇。
同名同姓、同袍同澤,3家《經濟日報》合作不僅成就了兩岸及香港合作交流的創舉,同時也為探討“大中華經濟圈”經貿往來搭建了橋樑。
兩岸及香港同根同源,血脈相連,經濟各有優勢,互補性強,合作動力遒勁。兩岸及香港《經濟日報》財經高峰論壇的舉辦,具備堅實的現實基礎和需求。正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所言,兩岸及香港處於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稟賦狀態,具有天然和內在的合作優勢,內地與香港及海峽兩岸已分別簽署的經濟合作協議,也為彼此間的合作提供了機制化保障。可以說,未來的合作潛力與發展空間令人充滿期待。
3家《經濟日報》分處內地、臺灣、香港,熟悉3地情況,盡享3地資源。透過論壇的舉辦,將更加充分地發揮新聞媒體在推進交流合作中的獨特作用,提升兩岸及香港經濟合作的質量和水平。
做品牌 抓熱點 求實效
歷經3屆,海內外媒體和民眾親切地稱兩岸及香港《經濟日報》財經高峰論壇為“三經論壇”。
“三經論壇”誕生、成長於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下,世界經濟復甦前景未明、中國在深化改革中釋放發展力量。3家《經濟日報》順應兩岸及香港經濟交流與合作日益深化的大勢,廣邀兩岸及香港的有識之士,共商應對危機、穩定經濟、加強合作的方法與途徑。幾年來,3家《經濟日報》始終恪守品質制勝,力求內容精益求精,共同把“三經論壇”打造成為“兩岸三地”間促進增長繁榮、推動改革進步、增強互利合作的平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三經論壇”的品牌效應在不斷創新中得以穩固。從首屆論壇以“兩岸及香港經貿合作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到本屆論壇主題確定為“兩岸及香港金融合作新機遇”,“三經論壇”的議題實時調整,聚焦兩岸及香港經濟熱點,回應社會各界的民意關切。分論壇則圍繞主題在不同領域深入探討。在即將舉行的第四屆論壇上,“加強兩岸三地合作 應對人民幣國際化”、“創新驅動產業發展 共同打造中華品牌”等將成熱議內容,既滿足兩岸及香港熱點領域提高合作效益的需求,又增強經濟合作的前瞻性和協調性。
新格局 新動力 新機會
“三經論壇”的成長源於每屆論壇帶給民眾實實在在的成果。詳解最新政策、闡述最優選擇,“三經論壇”力求透過“深入論道”,為企業和民眾多辦實事、多辦好事。
第一屆論壇提出培育兩岸及香港產業新亮點,共同打造中華民族自主品牌;加強兩岸及香港金融監管合作,開發更多金融產品;借鑑臺灣與香港經驗,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加大創新領域的合作力度,重視人才培養與認證等,引起了各界高度重視。
第二屆論壇從不同層面闡述了複雜的國際經濟形勢給兩岸及香港經貿合作帶來的挑戰與機遇,提出要加速推進ECFA後續重要議題的協商;加快推進兩岸及香港金融業的開放與合作,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放寬陸資赴臺限制;構建兩岸及香港通訊產業“智慧聯盟”等內容,對進一步推進兩岸及香港經貿合作作出有益探索。
第三屆論壇指出,兩岸及香港要在重要製造業及服務業發展議題上,構建符合共同利益的分工體系,引導主要產業的發展;發揮金融的關鍵性作用,為兩岸及香港經濟合作增加推力;鼓勵和支援3地加強企業合作,讓更多同胞和企業共享發展機遇;臺灣和香港企業應抓住內地經濟結構調整和城鎮化啟動蘊含的商機等內容,為兩岸及香港實現產業升級,提升區域經濟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指出了方向。
當前,兩岸及香港正迎來新的機遇。大陸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經濟升級,將為兩岸及香港經濟合作注入新的動力,兩岸及香港經濟的進一步融合,將進一步提升大中華的整體經濟實力。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在新的發展形勢下,第四屆“三經論壇”將聚合“兩岸三地”政府部門官員、金融界人士、專家學者、知名企業家高階陣容,繼續為企業和民眾呈上真知灼見,為豐富合作路徑、提升發展速度努力促成實質進展。正如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在第三屆“三經論壇”上所言,“希望兩岸及香港企業藉由這個財經高峰論壇平臺,不僅找到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也能夠攜手共同成就偉大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