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賓發言。
東南網6月14日訊 今日上午,第十二屆海峽青年論壇在廈門大學舉行,本屆論壇以“中國夢·中華情”為主題,圍繞“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等議題展開對話與交流。海峽兩岸血同緣、書同文、話同聲,大力加強兩岸文化的交流與合作,有利於增進了解,促進融合,構建兩岸同胞的民族和文化認同,有利於提高中華民族復興的核心競爭力。
據悉,“海峽青年論壇”是一個以“經濟、文化、科技”為主要內容的兩岸青年交流平臺,展示兩岸青年開放開拓的舞臺,開闢了兩岸青年聯絡溝通的視窗。今年舉辦的是第十二屆。本屆論壇將邀請來自港澳臺的250多名青年代表參加活動。據介紹,在臺灣嘉賓邀請方面將更加側重“中南部、新面孔、年輕化”,注重邀請中南部青年代表、青年社團當中的新生代代表。香港方面將邀請香港高校青年學生代表參會。大陸方面則將邀請福建省青聯委員、高校青年學生參加。
團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全國青聯主席賀軍科在致辭中表示,歷史時代需要青年當好兩岸交流的生力軍,青年應增強文化自覺,投身文化交流,壯大合作根基,不僅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今天正處於世界各種文化的交流之中,歷史和時代需要青年當好生力軍,共同傳承民族文化。兩岸青年成長環境不同,因此要相互包容尊重。兩岸青年匯成兩岸福祉的共同建設者。”

參會的臺灣學生
中共福建省委常委、教工委書記陳樺強調,海峽青年論壇是兩岸青年交流的盛會,福建是兩岸交流合作最活躍的地區,青年不但是兩岸發展的促進者,更是和平發展的中堅力量。“兩岸青年勇立潮頭,要增強推進兩岸交流的使命感,面對面溝通,心與心理解,共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臺灣無黨團結聯盟主席林炳坤錶示,隨著時代發展,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正在被遺忘。兩岸都認同中華文化,更應該以積極的態度來推動中華文化。青年人要以寬容的心來包容不同意見,要有自信應對不同挑戰,在失敗中汲取經驗。兩岸青年應多參與青年活動,才能彼此瞭解,共創美好未來。
臺灣青年創業協會總會總會長徐旭輝說,兩岸文化實際上是同根同源。近年來,民間組織對話交流為兩岸發展營造了良好氣氛,兩岸經貿交流的日益頻繁也帶來兩岸文化的交流。他認為,海峽論壇“也是一種民間組織交流形式”,唯有兩岸相互交流,才能增進彼此理解,在交流中學習他人之長,發展自我。

論壇現場
對於海峽青年論壇對青年交流作出的貢獻,臺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創辦人李鍾桂以 “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法緣相循、商緣相連”的優勢,表達了福建與臺灣“一家親”的祝福與期望,提出人生有夢,美夢成真,不僅需要青年逐夢、追夢,更需要圓夢。

臺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創辦人李鍾桂接受採訪。
“大陸、臺灣、香港、澳門,是名副其實的一家親”。李鍾桂表示,同為中華兒女,兩岸青年應該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儘自己的一分責任。 她希望兩岸的青年朋友,心中有“小我”,也要有“大我”,凝聚合力,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兩岸中國人如果能夠做到‘和’與‘愛’,就一定能夠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願我們的問題,能在這一代青年的手中完成。”李鍾桂說。
論壇將還邀請了著名青年電影導演陸川、香港青年聯會主席霍啟剛和2013年臺灣電影金馬獎獲得者齊柏林作為主講嘉賓,分享創業經驗和投身公益事業的心得感悟。此外,論壇期間播出了由閩籍奧運冠軍何雯娜、第三屆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範曹陽飛宇、福建青年企業家林成場、臺灣創業青年江韋良聯合主演的主題微電影《跳躍吧!青春》。
(東南網特派記者 盧金福 校通社記者 林餘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