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青年(福州)峰會召開 兩岸青年共話創業就業
2015-08-10 08:52:50來源:福州新聞網
峰會現場。
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李紅致辭,勉勵青年在兩岸共同發展的廣闊舞臺上把握機遇、施展才華、成就理想。
福州新聞網8月9日訊(記者 邱陵 陳敬華 包書平)8月9日,2015海峽青年(福州)峰會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1000多名兩岸青年社團負責人和青年代表攜手匯聚有福之州。
作為海峽青年節為兩岸青年搭建的最具創新力和多維視角的平臺,本屆峰會以“青年攜手•青春圓夢——兩岸青年共話創業就業”為主題。
彰顯“創新”特色
本屆峰會力求透過形式與內容的創新彰顯青春活力。峰會借力新媒體技術設定符合青年人志趣的交流形式,在多個環節積極運用互動軟體、光電及感測技術,吸引了兩岸青年的廣泛參與,令人耳目一新。
峰會倡導創新思維,圍繞“大資料、移動APP、公益孵化器”等新生事物,專門邀請了校園“輕生活”掌門O2O服務平臺“俺來也”CEO孫紹瑞、恩派(NPI)公益組織發展中心副主任王維娜、福建新大陸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智慧財產權管理中心主任張俊一、中華兩岸青年交流協會執行長林治華與青年分享如何在變革中尋求創新突破,為兩岸青年帶來了全新的視角。
緊扣“創業”主題
峰會立足新常態下青年共同關注的話題和訴求,緊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潮流,激發青年創新創業基因。峰會專門邀請了全國青聯常委、北京中文線上數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童之磊來到現場,與兩岸青年分享創業故事與經驗。為激勵兩岸青年在創業路上奮勇前行,來自臺灣的知名麵包師吳寶春暢談了創業的艱辛奮鬥歷程,與會青年深受感染。
峰會上市領導釋出了《鼓勵和支援臺灣青年來榕創業就業實施辦法》,該辦法涉及創業輔導、融資支援、住房保障等各方面,營造了有利於臺灣青年創業就業的政策環境。峰會上市政府授予11家企業為“臺灣青年創業基地”,為臺灣青年搭建了在榕創業常態性的服務平臺,促進了兩岸青年的創業合作。
這11家基地分別是福州臺商投資區松山片區創業園、海西(網龍)動漫創意之都、福州高新區、福州軟體園、福清檯灣農民創業園、馬尾·中國船政文化城、福州海峽創意產業園(紅坊)、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孵化中心(山亞)、“海峽薈”青年創業基地、閩臺廣告創意產業園、稻田創業小鎮。
強化“融入”引領
峰會是兩岸青年的青春主場,離不開兩岸青年的參與融入。為了讓兩岸青年更 好融入峰會各環節,大會前期預熱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線上依託“海峽青年節”官方微信和主流網路媒體推送了大量有關本屆峰會主題的資訊,吸引眾多青 年關注;同時還邀請峰會演講嘉賓透過官方微信、網站等形式與兩岸青年進行線上交流,針對青年在創業就業中遇到的問題答疑解惑。
線下透過 製作海峽青年節精彩集錦宣傳片和兩岸青年創業就業夢想的VCR供峰會播放,展現了海青節的活動成果,為峰會注入新的元素和內涵。峰會“助力圓夢”環節將前 期透過網際網路媒體、峰會外場互動及影片採集方式收集的青年夢想,以飛揚的文字形式凝聚成熱氣球形狀,同時積極調動現場氛圍,採取臺下青年搖晃手機、臺上兩 岸青年代表擊發裝置裝置的場內互動方式,共同助力滿載夢想的熱氣球騰空而起,寓意兩岸青年攜手打拼,社會各界助力青年圓夢。
力促“常態”交流
峰會主動適應青年群體特點,積極關注青年的最新訴求,讓青年自由表達心聲,深化兩岸青年之間的交流。積極打造兩岸各界青年多領域、全方位、深層次的交流 與合作的平臺,主動建立兩岸社團的常態聯絡機制,共吸引了來自清華大學、廈門大學、臺灣大學、臺灣清華大學等兩岸幾十所高校及上百個青年法人社團的 1000餘名青年參與,交流專案涵蓋生態、環保、助學、助殘、文化等多個領域。
吸引兩岸青年關注“海峽青年節”官方微訊號,平臺及時更 新推送涉及兩岸文化交流、經貿合作、城市建設發展、創業創新等訊息,定期設計話題模組,吸引兩岸青年交流互動。依託網路社交媒介建立起互動交流的“朋友 圈”,為常態交流奠定基礎,兩岸青年在敞開心扉、暢所欲言的互動過程中不斷增進理解互信。
可以說,2015海峽青年(福州)峰會彙集了科技、時尚、夢想等元素,為兩岸青年拓寬了面對面交流的渠道,正朝著品牌化發展的大道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