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福州行 一生福州情
2015-08-14 09:17:28來源:福州日報
■記者張鐵國
編者按
今年暑假,來自海峽兩岸的160名學子來榕參加社會實踐和短期掛職活動。他們中,既有剛剛入學的碩士生,也有即將畢業的博士生;既有重返家鄉的福州人,也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外鄉學子。讓我們透過他們的學習實踐心得走近他們,看看他們眼中不一樣的福州和福州人們。
畢業後我想來福州
顧豪邁,女,北京師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生實習單位:福州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
記得知乎上曾有這樣一個話題:“怎樣更好地瞭解一座城市?”我的回答是:“瞭解一座城市的唯一方式就是不斷地去跟它碰撞,包括景物、文化和人的碰撞。”在福州的近一個月時間裡,我正是透過上述方式逐步瞭解這座城市,同時也逐漸愛上了這座城市。
在我的實習單位,我看到的是領導和同事們兢兢業業工作的身影,同時也感受到了來自領導和同事的關切與幫助。他們儘可能地為我創造實踐和鍛鍊的機會,還熱情地為我提供了經濟期刊、書籍等學習資料,幫助我快速成長。
工作之餘,我也跟隨掛職團隊參觀了福州的不少風景名勝。從平潭島到永泰縣,從三坊七巷到西湖公園,我感受到的不僅是福州旖旎的自然風光,還有福州這座城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福州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角角落落都承載著歷史記憶,等待我去探尋和咂摸;福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門戶,處處都孕育著新機遇,等待我去把握和開拓。正因為如此,我有什麼理由畢業後不來福州工作和生活呢?
念好基層“三字經”
林界輝,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生掛職單位:羅源縣起步鎮
在羅源縣起步鎮掛職鎮長助理的40多天,是一次難忘的“基層之旅”。
掛職期間,我爭取一切下村機會到許多農村走走看看,與村民進行交流,對國情的複雜性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我先後參與起步鎮9個鄉村的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認識到農村選舉除了遵循法定的民主程式,尤其要逐步提升村民的素質,選出好的村幹部;我認識到起步鎮面臨產業轉型升級的挑戰,傳統支柱產業石板材業終將退出歷史舞臺,這需要政府把握時勢,主動作為,著眼於挖掘發展新潛力,實現經濟發展質的飛躍;我瞭解到農村村幹部的“老年化”問題和鄉鎮年輕幹部流失問題,我認為福州市委組織部實施“人才引進”戰略有利於解決這些問題。
基層“三字經”,不學非幹部。這次掛職讓我對鄉鎮工作有著深刻的體驗,概括起來就是“苦”“雜”“難”。“苦”,非常辛苦,鄉鎮的同志經常加班加點,甚至通宵工作,工作強度大;“雜”,事務繁雜,鄉鎮的工作是“底下一根針”的工作,每天要處理的事務應接不暇;“難”,難度很大,鄉鎮幹部經常會碰到棘手的問題,嚐盡酸甜苦辣。“無基層不幹部”,一個好乾部就要老老實實深入基層,念好這個“三字經”,才能切實落實以民為本,為民服務。
鄉鎮基層工作很累,但是特別鍛鍊年輕人,尤其是未經歷過艱苦歲月的我們這一代。在基層,我體會到只有“以百姓之心為心”,才能贏得全體人民的同心同德。
福州最美的風景是人
劉育珊,女,臺灣大學政治系本科生實習單位:福昕軟體公司
這次實習是學校第一次舉辦,我與士勤兩個同校女生從7月中旬開始,展開了為期1個半月的全新實習生活。在“前無古人”的情況下,我們搭上了飛機,一路上討論著對於福州的想象,不禁有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
初次來到福州的我,面對陌生的生活環境感到有點不安,不過我們下飛機後,福州市人社局的阮大哥就來到機場親切接機,並且把我們安全送回宿舍,又解答我們的許多疑問,減少了許多不安感。市人社局還組織我們週末集體出遊,瞭解福州的人文風情,認識來自各地學校的碩士生、博士生,大家彼此交流。比起臺灣土地面積較小、各地文化差異不算太大,大陸則因為幅員廣大,各地方特色也有明顯區別,讓我大開眼界呢!
至於公司方面,同事們都非常親切,公司也指派李丹先生作為我的師父。在實習過程中我獲益良多,對於中國網際網路也有了初步的認識,除了平時工作外,同事也會熱情建議我們可以到附近哪些景點參觀遊玩,教我們使用支付寶、淘寶等大陸特有的購物形態,深入體驗當地生活。雖然身在異鄉,但因為大家都非常照顧我們,相處融洽,所以讓我更快適應了這裡的生活。
每一趟旅程,都會在心中留下最美的景象,作為回憶與紀念。我想,對我而言,福州最美的風景是人!
蘇迪羅·速遞愛
何詩,女,北京大學城市規劃和設計學院碩士生實習單位:福州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福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一年前,我離開了福州這片生我養我20多年的土地赴北大求學;一年後,我帶著滿滿的思念和熱情回到了這片土地,開始了為期近一個月的實習鍛鍊,讓我感嘆和自豪家鄉如同充滿活力的少年煥發著生機。
實習期間,我的工作主要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投資與規劃處的實習。在這期間,我逐漸掌握了政府部門大致的辦事流程,也明白了在制定政策的時候,一些政策雖然出發點是為人民服務,但實際落實效果不佳,多下基層瞭解群眾意願是不可缺少的環節。這對於我以後的工作生活也深有啟發:作為一名北大人,需要的是仰望天空、腳踏實地,不僅要心懷為天下謀福的理想,更該紮根群眾之中。
我的第二部分工作是在市人社局的實習。這部分的工作主要是協助舉辦第二屆海峽兩岸(福州)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無論是前期的手冊制定等相關準備工作,還是現場的佈置、拍照、影片音訊PPT等組織安排工作,都鍛鍊了我的團隊合作能力和表達組織能力。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蘇迪羅”颱風的登陸時間剛好和創業創新大賽時間吻合,面對颱風來襲的突發狀況,各位工作人員有條不紊、臨危不懼的應變態度值得欽佩。當我看到他們光腳在淹至小腿的水中組織工作,凌晨還在商討應對臺風的策略時,我體會到雖然“蘇迪羅”颱風影響了大賽的程序,但是工作人員速遞的愛以及大賽選手回饋的感激,都讓我深受感動。
到榕實習 深受啟發
張慧,女,復旦大學政治學理論專業碩士生實習單位:福州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
從國外匆忙趕回上海之後的第二天,懷著十二分熱情和激情的我便和復旦來榕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的同學一起奔赴福州。對於能夠在獲得諸多殊榮的東南沿海省會城市、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的福州市的政府部門實習,我認為,用寶貴的暑期時間來榕實習的選擇是正確的,能夠真正學到政府管理方面的有益經驗而不僅僅是獲得基層體驗。
實習即將結束,能夠成為回憶的不過兩件事。一是部門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使我很受啟發;二是閒暇之餘與處室前輩聊天,加深了我對福州人文歷史及其現代發展的認識。此外,印象深刻的便是福州市政府為公職人員提供了較為寬鬆的工作環境,注重人文關懷。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最明顯的表現便是處室停用網路。在以資訊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今天,不從根本上提高公職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工作能力,不將資訊化融入政府治理,所謂提高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建設服務型政府,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不過是一紙空談。
跨越時空的收穫
王義忠,男,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哲學專業博士生實習單位:福州市投資促進局
彈指一揮間,榕城20天,時光雖短暫,收穫卻無限。無論是在實踐體會方面,還是在專案研究方面,都有可圈可點之處。
實踐體驗了福州的率先與引領。一是通勤公交化。這種運營模式既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與財力,又消除了人們心目中政府機關人員特殊化思想,還有效破解了工作人員上下班的交通難題,非常值得全國各地仍在使用專車接送工作人員的單位學習與效仿。二是辦公集中化。這種管理模式一方面使得不同機關之間溝通協調更為流暢便捷,另一方面也使人們辦事更為方便舒心,同時還能夠全面提升政府機關工作高效的整體形象。三是宣傳人性化。“垃圾不落地,榕城更美麗”,結束了昔日“不要亂扔垃圾”的生硬標語,凸顯了人與人之間互動的自然與和諧。
此外,透過深入企業調研,切實感受到了政企分開在東部發達地區的全面落地,吃拿卡要現象的絕跡;透過投入具體工作,全面體會到了機關文化建設的生機與活力,政府奢靡之風的消失。這說明中央群眾路線教育在榕城的真正落地、“八項規定”在福州推行的積極徹底、“三嚴三實”在機關氛圍的充分形成。
趙勝達,男,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碩士生。實習在榕,重新整理了我對政府機構工作的印象。市法律援助中心絲毫不見“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能為尋求法律幫助的每一位群眾提供滿意的服務,能讓普通群眾無錢打得起官司,有理打得贏官司。
王榮彬,男,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營銷專業碩士生。一直對這塊土地充滿新奇充滿許多想法,在這兒結交了許多朋友。希望有機會再次來榕實習的時候能挑戰突破更不一樣的自己。
王升洪,男,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態學2013級博士生。這個夏天,有幸回到家鄉福州參加社會實踐,重新認識日新月異的家鄉,深感福州長大了,她充滿著活力,很青春,也更沉穩、更有味道!
吳庭祿,男,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碩士生。在福州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實習,我看到了福州煥發出來的強大經濟活力,也感受到了它特有的濃厚人文氣息,我更堅定了自己把握青春年華,勤奮苦讀,將來畢業留在福州工作的信念。
林士勤,女,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本科生。在福昕軟體公司實習,讓我們感到充實和無比的溫暖,收穫滿滿,並留下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回憶!
陳元元,女,北京師範大學中共黨史專業碩士生。在市委黨史研究室實習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和認識到如何在工作上處理好上下級關係,以及同事之間應該如何相處。
莊臣,女,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生。在掛職閩清縣塔莊鎮鎮長助理期間,我不僅學習了基層幹部處理問題的工作方法,也學習了他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僕精神。
齊夢莎,女,北京師範大學訴訟法學碩士生。在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實習,我深深地感受作為一名法律人的驕傲,原來,我們是可以用自己的知識和專業幫助到那麼多需要幫助的人。
李旭琬,女,北京師範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碩士生。這裡的天比想象中藍,樹比想象中綠,花比想象中豔,水比想象中清,空氣比想象中清新和溼潤,一切的一切都與北京不一樣。
戴思敏,男,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博士生。希望以後能夠讓更多的同學來實踐和鍛鍊,一方面給各部門單位注入新鮮血液和思維,一方面又使長期在校的碩士生、博士生到實際生活中接受長輩的指導和社會的磨鍊。
保思琪,女,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生。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我將把在福州市委講師團實習的寶貴經歷和美麗的福州記憶一起珍藏於心,常念不忘,繼續努力。
張亮亮,男,北京大學藥物化學專業碩士生。與北京、成都這樣的城市相比,我認為福州市的城市基礎設施有待完善。比如,倉山區金洲北路數個十字路口沒有安裝紅綠燈,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公交車外貌風格雜亂,各成體系,沒有統一的標識,缺乏城市文化。
金睿智,男,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碩士生。在閩清坂東鎮掛任鎮長助理6周,對政府辦事流程有大致的把握,並熟悉了各部門的職能分配,深入瞭解了基層公務人員的生活,對幹群關係有了新的認識。
張祥熙,男,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博士生。起初對福州的炎熱有些害怕,對初到實踐單位有點心慌,但福州市金融辦工作人員用“熱情”和“熱心”消除了我的後顧之憂。中央“八項規定”出來後黨政機關作風的改變讓人刮目。
李境,男,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理論專業碩士生。在福州,道路兩旁的大樹枝繁葉茂,為我們撐起巨大的蔭翳,就像在森林裡漫步;福州人養成的淳樸、勤勞和文明的市民性格,實實在在!
沈斌,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學專業碩士生。在福州市中共黨史研究辦公室實習,不僅讓我增長了見識,提高了對黨史的認識水平。黨史辦還以較重的工作任務和嚴格的要求,磨礪了我的意志,釋放了我的潛能,提升了我的素質。
唐含宇,男,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博士生。在福州市國投集團實習,福州內外交通發達、自然環境很好、對人才很重視,值得稱道。
鄭欣璐,女,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碩士生。在福州市環科院,我學到了在學校和書本上很少接觸的社會經驗,並學習將書本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李鳳男,男,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碩士生。在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1個月的掛職鍛鍊經歷,讓我收穫很多——細心嚴謹的工作態度、認真紮實的工作能力,真是不虛此行!
楊南龍,男,北京大學哲學系碩士生。實習中不僅加深了對福州歷史、文化和經濟等各個方面的瞭解,還在與其他高校的學子交流中收穫了真摯的友誼。
葉麗,女,中國人民大學公共財政與政策專業碩士生。作為福建學子,家鄉特有的親切感與熟悉感讓我對福州產生了濃濃的思鄉之情,也讓我更加堅定回家鄉發展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