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成“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2013-10-20 17:00:08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為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左)將“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牌匾授予重慶市常務副市長翁傑明。中新社發 陳超 攝
中新社重慶10月18日電 18日在第五屆“重慶·臺灣周”活動期間,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正式授牌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將“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金色牌匾授予重慶市常務副市長翁傑明。
重慶市臺辦副主任黃曉春告訴中新社記者,作為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戰時首都,重慶共擁有抗戰遺址395處。重慶官方由此作出“開發傳承抗戰歷史文化資源,建設西部人文高地”及“中國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研究與建設工程”兩項部署。當地自2011年開始申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今年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終於獲批。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位於重慶黃山17號,其現存的雲岫樓、松廳、孔園、草亭、蓮青樓、雲峰樓等15處遺址,是迄今為止西南地區乃至中國對外開放的抗戰遺址中保護最完好、規模最大的一處抗戰遺址群。抗戰時期,蔣介石與宋美齡在重慶居住8年,大部分時間在此度過。
黃曉春表示,這是重慶第一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其將為渝臺兩地的交流與合作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迄今為止,國臺辦在各地設立的“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達28家。(完)
(中新網記者 連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