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二屆海峽青年節

圓仔,兩岸寵愛在一身

2014-01-03 14:53:32來源:人民日報

  圖片為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圖片為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圖片為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圖片為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圖片為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萬千期待中,1月6日,半歲的熊貓寶寶圓仔將與臺灣民眾見面。

  從2005年5月3日,大陸方面宣佈將向臺灣同胞贈送一對象徵和平、團結、友愛的大熊貓,到2008年12月23日,大熊貓團團、圓圓順利抵達臺灣;從2009年農曆春節團團、圓圓首次與臺灣民眾見面,到現在他們的孩子圓仔將與大家見面。一路走來,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也見證了兩岸關係的跌宕起伏。

  每天參觀人數上限19200人次,入館參觀先要抽取號碼牌

  團團、圓圓來臺6年,終於在2013年7月6日,生下寶寶圓仔。從剛出生的粉紅小團變成黑白熊貓,看它長牙、學爬、成為“小跟班”,圓仔的一舉一動都成為臺灣民眾關注的焦點。為了滿足民眾關愛熊貓的心情,臺北動物園每天上午都透過影像公佈圓仔最新狀態,下午4時則網上同步直播圓仔“生活秀”,吸引了無數粉絲定時觀賞。

  臺北市立動物園表示,圓仔的成長狀況良好,1月6日,圓仔正式和大家見面。但因為大熊貓有領域性,所以圓仔只會跟媽媽一起亮相,大家可以觀賞圓圓、圓仔母女有趣的互動。至於大熊貓爸爸團團則要住在隔壁展場。

  這幾天,動物園正加緊進行參觀動線模擬測試。為了避免屆時人潮擠爆大熊貓館,臺北動物園將按照團團、圓圓當年亮相時的模式,讓民眾抽號碼牌方式排隊入館參觀,每天最高參觀人數上限19200人次,規劃每10分鐘400人入館,也就是說,民眾每次看圓仔,只有短短几分鐘。為了更好地服務民眾,屆時臺北市將透過廣播、電視、網路、公共汽車和地鐵站臺電子螢幕等途徑,遠端告知民眾動物園大熊貓館的人潮狀況,方便他們決定當天要不要進園,以避免白跑一趟。

  不過,臺北市立動物園園長金仕謙提醒遊客,目前圓仔還是個小寶寶,睡眠的時間約佔一天的70%,一天要睡上十六七個小時,沒有很固定的作息,所以要看到圓仔正在活動,可能要碰運氣。

 

  臺北市跨年晚會上的環保志工也背起了圓仔竹簍。本報記者 吳亞明攝

  環保志工臉上也貼上了圓仔圖案。本報記者 吳亞明攝

  大陸專家4年8次赴臺

  圓仔最喜歡大陸“奶爸”

  自從團團、圓圓到臺灣,兩岸民眾都很期待他們早日誕生愛的結晶。為了讓它們早日產仔,兩岸專家學者耗費了很多心力。

  幾年來,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先後派出8批專家16人次赴臺灣協助繁育。其中2011年、2012年曾為圓圓實施人工授精,但未能懷孕。2013年,團團、圓圓在最佳繁殖時期兩度“洞房”失敗後,臺北市立動物園決定對其進行人工授精。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曾先後兩次派出大熊貓繁育專家黃炎、飼養專家董禮趕赴臺北,對圓圓3次人工授精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在得知圓圓有築巢、煩躁等產前行為後,考慮到圓圓初次當媽媽,沒有帶仔經驗,研究中心再次派出經驗豐富的熊貓育幼專家魏明和飼養專家董禮趕赴臺北進行育幼指導。

  2013年7月3日,董禮抵達臺北動物園後,就不眠不休,開始緊盯監視器螢幕。由於此前圓圓不願意配合超音波產前檢查,預產期都是經由董禮目視推測。董禮說,當她看到圓圓從木棲架高處走下來時,會分小步下棲架,而不是以往的一步下架;躺臥時也會調整角度,讓腹部不會被壓住,比以前更小心翼翼,她就知道圓圓好事將臨。隨後,臺北動物園大熊貓館的保育員,與董禮全程一起觀察、學習。經過不眠不休的陪產,圓圓終於在7月6日晚上8時05分,生下了圓仔。圓仔體重183.4克,體長15.5公分,尾長5.8公分。小傢伙叫聲響亮,一看就是個健康寶寶。

  照顧大熊貓有13年資歷的魏明抵臺當天,正是圓仔出生時刻。一下飛機他就立即趕往動物園照料,行李箱往牆邊一靠,好幾天都沒有時間開啟過,根本沒去原本安排的宿舍,直接在監控室內的沙發床上睡覺。

  他說,圓仔出生時個頭就比較大,是隻活力強健的幼仔,但因一出生就受傷,既要照顧傷口,又要人工誘導它主動吸奶,最為辛苦。說來也奇怪,當其他保育員握住圓仔時,它總會大哭反抗,唯有魏明的大手一握,圓仔就服服貼貼、乖乖喝奶。魏明解釋,因為熊貓媽媽的手掌有肉墊,他是模仿熊貓媽媽的動作,一隻手稍微用力壓住幼仔,另一隻手再誘導性的餵奶,可讓圓仔有被媽媽環抱的感覺。

  在圓仔出生後,魏明的工作就是哺育圓仔,刺激排便、餵奶、量體重,應該說只要圓仔一叫就得立刻處理。魏明坦言,看著圓仔健康成長,他心中的重擔才稍稍放了下來。

  可愛模樣融化人心

  圓仔再掀熊貓熱潮

  圓仔可愛模樣融化人心,帶動全臺瘋熊貓。除了臺北動物園推出的一系列熊貓寶寶紀念商品,臺北市還推出獨家限量的“圓仔巧克力片”。與此同時,臺北市也將熊貓元素融入各處。

  12月底,臺北市首次推出三門公交車,104輛車子的1/3,被打造成圓仔公交車。這些公交車有五種圖案,包括竹林悠遊、舞臺聚光燈、熊貓家族擠公交車、圓仔騎腳踏車等,其中5輛公交車內部地板還有圓仔彩繪貼紙,把手也換成碧綠竹子外形,乘客一進入車廂,就有置身熊貓館內之感。臺北市長郝龍斌表示,圓仔讓市民心情愉快,相信民眾搭圓仔公交車也會很愉悅。

  年終歲尾,臺北燈節即將登場,臺北市民政局長黃呂錦茹說,今年的燈節,臺北市將推出圓仔燈區,屆時燈區可見圓仔玩竹蜻蜓、打陀螺、拋扯鈴等設計,帶大家重溫兒時樂趣。她還透露,今年的小提燈將分別設計馬及圓仔兩種款式。

  此外,臺北市政府還將舉辦“紙熊貓展”。也就是說,2014年3月,臺灣民眾就能看到1600只紙熊貓攻佔臺北知名景點,看看紙熊貓和圓仔哪個比較可愛。“紙貓熊展”過去曾在法國巴黎、里昂、波爾多,德國柏林、法蘭克福等30個歐洲城市展出。每隻紙熊貓各以不同姿態吸引遊客爭相攝影。但藝術家創作的目的在於提醒世人,全世界只剩下1600只野生熊貓。據悉,除1600只紙熊貓在臺北市府廣場展出外,臺北市政府也將打造200只臺灣黑熊一同展出。展期結束後,所有作品預計全數賣出,收入所得也將當成公益捐贈投入動物保育。

  (人民日報記者 吳亞明 任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