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二屆海峽青年節

兩岸專家獻計海西“三銜接”力爭成為對臺自貿區

2014-04-14 09:15:08來源:臺海網

  臺海4月14日訊 4月12日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了第九屆海峽兩岸經貿論壇,兩岸與會專家稱,海西成為對臺自貿區的條件很好,將來海西自貿區應該做好功能定位,選擇開放重點,對接臺灣優勢產業,更好打造對臺開放平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張琦在論壇上指出,上海自貿區是國家戰略,它的最重要功能是制度創新,而其它申設中的自貿區則要體現一定的區域特色,為國家提升整體對外開放水平。海西如果申設自貿區,一定要精心選擇開放重點、功能定位,在金流、物流、人流上對臺更開放,大膽闖大膽試,加速兩岸經貿發展。這個自貿區應重視和臺灣優勢產業的對接,打造對臺開放平臺,對兩岸經濟合作產生示範效應,進而帶動周邊地區發展對臺經貿合作。

  臺灣拓璞產業研究所所長張光平介紹,海西的光電、半導體照明基礎好,高雄、臺中、桃園已形成光電產業群聚,彼此可聯手做大光電產業。同時,海西與臺灣相隔最近,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相似,臺灣的農業加值產業適合與海西合作。此外,雙方的電商交易頻繁,智慧物流合作也有許多機會,廈門應該成為兩岸電商物流電子通關最快港口。

  張琦向海西獻計,未來海西自貿區要注意三個銜接:首先要跟蹤、借鑑上海自貿區經驗;其次要銜接已有的體制政策創新區域,例如廈門兩岸金融中心、平潭綜合實驗區,並借鑑崑山等地吸引臺資經驗;第三要根據新趨勢配套政策體制,與RCEP(東盟10+6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需求相匹配。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稱,廈門是海西重要中心城市,廈臺對接最充分直接,海西很有條件成為對臺自貿區。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指出,自貿區是要讓市場來主導資源配置的,上海在大陸的市場經濟條件最好,所以當之無愧率先成為自貿試驗區,廈門的市場條件在海西最成熟,將來廈門角色會更加吃重。

  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康濤在本屆論壇演講稱,在經濟全球化和投資自由化的新形勢下,兩岸都致力於促進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為兩岸經貿合作提供更廣泛合作空間,廈門作為海西重要組成部分,必定要積極擴大對臺先行先試。

  據悉,海峽兩岸經貿論壇是臺交會的重要配套活動,臺交會至今舉辦18屆,論壇已舉辦9屆,本屆論壇由臺交會組委會、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共同主辦,兩岸400多名嘉賓出席,論壇主題是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臺灣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對接合作,全場分為主旨演講和嘉賓互動兩個環節。

  (臺海網記者 蘭文 實習生 陳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