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科學傳播論壇啟動 流動科技館將巡展
2014-04-25 00:21:26來源:華龍網 作者:伊永軍
華龍網4月24日19時12分訊 今天,第四屆海峽兩岸科學傳播論壇現場交流活動在重慶拉開帷幕。在4月24日-26日這三天時間裡,海峽兩岸科學家、科學教育學者、科普傳播學者、科普傳媒齊聚一堂,透過座談會、考察科普教育基地的方式來推動兩岸科學傳播事業的發展,為促進兩岸公民科學素質建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重慶所有區縣建科普網路書屋2000餘個
今天,由重慶市科協主辦的第四屆海峽兩岸科學傳播論壇現場交流活動座談會在課堂內外雜誌社召開,中國科協領導、臺灣專家、市科協領導、市臺辦領導,以及重慶市科普傳媒、科普基地、高校、學會代表等參會。
座談會上,與會專家圍繞“公眾獲取資訊方式改變與生命科學傳播創新”這個主題開展了交流,就科普出版與科學傳播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據重慶市科協副主席張基榮介紹,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重慶的科學傳播事業也有了長足的進步。目前已在全市所有區縣建設科普網路書屋2000餘個。21個區縣科協建立了簡訊平臺等實時宣傳工具,多措並舉做好科學傳播。
利用LED屏宣傳科技 科普大篷車去年惠及130萬師生
市科協充分利用公共區域的LED電子顯示屏進行科普宣傳。在科協大廈、解放碑、南坪三塊市中心大型顯示屏上播放科普公益廣告;南岸區科協在居民區中心廣場建大型LED屏16塊用於科學傳播;秀山縣科協在中心廣場、長途汽車站、居民小區等地的156塊LED屏上滾動播出科普知識,全年累計播放170萬分鍾;黔江、忠縣、九龍坡等利用電子氣象科普顯示屏開展宣傳。
按照中國科協統一部署,重慶市科協組織2套中國流動科技館在區縣巡展,2013年已在五個縣巡展,共開放231天,參觀的中小學生和市民16.56萬人次,2014年將在8個區縣巡展;組織全市16輛科普大篷車開展“科普大篷車渝州行”活動,2013年深入30個區縣的450餘所偏遠學校,受益師生超過130萬人。
社群科普大學在30個區縣設教學點250餘個
社群科普大學是市區科協在城鎮社群開辦的、面向離退休和失業人員的公益性科普組織,採取“三定”(定時定點定人)的教學模式,主要傳授與社群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保健、心理健康、節能環保、防災減災、家庭綠化美化、兒童教育、計算機常識等知識,開辦3年來已在全市30個區縣設立教學點250餘個,累計惠及社群居民2.2萬餘人次。
今天,臺灣專家赴重慶醫科大學參觀考察了重慶市人類生命與健康博物館、公眾健康傳播服務中心。明日,臺灣專家還將參訪各科普惠農單位等。
(微博報料方式:網友可登入騰訊微博、新浪微博或華龍微博“@華龍網原創新聞”提供新聞線索)
作者:伊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