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二屆海峽青年節

海峽論壇首設社群治理論壇 智慧平臺十分搶眼

2014-06-17 14:53:11來源:廈門網

居民透過智慧興旺平臺可查社群資訊

 

  廈門網-廈門晚報6月16日訊 昨日,首屆海峽兩岸社群治理論壇在廈召開,來自海峽兩岸的200餘名社群工作者、專家學者和社會組織代表,圍繞“多元參與,多彩社群”的相關議題進行交流探討。

  東北大學文法學院院長張雷教授說:“相比較兩岸的社群管理經驗,臺灣社區的民間自治經驗值得大陸借鑑,大陸社群的黨組織核心領導、政府積極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的社群治理經驗也值得臺灣深入研究。”

      【廈門案例】

    興旺社群

    足不出戶可購物辦事

  【做法】

  創新“智慧興旺”平臺,提供四大類便民服務

  昨天上午,參加海峽兩岸社群治理論壇的嘉賓前往海滄興旺社群參觀。“和美雲”平臺——智慧興旺給嘉賓留下深刻印象。

  智慧興旺平臺由廈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開發,今年初在海滄興旺社群這個資訊消費示範點成功落地,以網際網路技術實現了社群末端“政務100米”和商務“100米”便民惠民目標。

  “這個平臺可讓居民少走馬路,多走網路。”興旺社群居委會書記、主任許敏芳說,透過智慧興旺平臺,居民不僅可以看到社群資訊動態,查詢辦事指南、提建議,還可以購物、找工作;近期還準備增設網上菜市場,方便居民買菜。

  “這個平臺還會發布團購資訊,很方便。”社群工作人員小余說,前些日子家中的油和米快用完了,她就買了一桶油和兩袋洗衣粉。平臺裡還增設鳥箱服務功能收取快件。

  記者檢視智慧興旺平臺發現,它根據社群居民特點及需求整合了各種便民舉措,提供政務資訊、互動共治、便民服務、掌上消費四大類服務,涵蓋物業繳費、掌上公交、門診預約、政務公告、招工資訊釋出、智慧收件、業主心聲等30餘項特色服務功能。

  廈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蔡思偉說,“和美雲”——智慧興旺是福建省第一個成功落地的社群綜合服務平臺,兩岸基層社群交流可以以網際網路技術實現零距離的溝通,共同分享社群治理和服務的經驗和成果,最終將城鄉社群打造成兩岸密切交往的新平臺。

 

  【臺灣案例】

  臺北市劍潭裡

  推低碳生活 社群像公園

  【做法】

  志工無報酬參與社會服務,建節約型社群

  以志工工作出色而聞名全臺灣的臺北劍潭裡,對這裡的志工來說,每一天都是“志工日”,無報酬參與社會服務就是他們的生活常態。

  十年前,劍潭裡辦公區域還只是個廢棄的幼兒園,原本想建一座學校,但經評估,認為在“少子化”嚴重的社群裡,辦學校並不科學,經里長畢無量等人積極爭取,幼兒園成為社群民眾活動中心。除雜草、清垃圾,栽培植物,營造環境,經過近五年的環境美化,原來雜亂無章的劍潭裡變成了社群公園;又經過五年自然生態化營建,社群竟成了臺灣珍稀鳥類藍鵲、朱鸝等的棲息地,水澤溼地甚至有野生螃蟹出沒。現如今,環保志工隊人數約80位,推動清山淨水、美化家園、街道清掃、資源回收、垃圾分類等活動。

  一切的改變,均是由里長畢無量及志工團隊積極推動各項低碳生活工作的成果,其目標是低碳永續生活。推動措施包括:採購時儘量減少購買不必要的東西、珍惜資源、儘量使用可回收低汙染省能源的物品、購物自備購物袋、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使用標有綠色環保標章的產品、推動低碳飲食並使用環保碗筷等。

  臺中市

  五種創新想法

  臺中市副市長蔡炳坤帶來社群治理的五種創新想法:

  “5G優質貼心服務”:親切開場問候(Greet)、親切的引導(Guide)、溫和服務態度(Gentle)、服務品質保證(Service Guarantee)、禮貌結束問候(Good-bye)。

  “N+e”服務:整合各機關業務推動戶政機關便民服務,做到“一處收件,全程服務”,達到全新e化戶政服務。

  托幼託老服務。

  新移民家庭服務中心:為新移民提供家的溫馨感覺。

  營造社群文化:利用一切資源,提高街區榮譽感。

  (記者 林曉雲 王紹亮 實習生 英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