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摺”留智慧“ReadingBar”沐書香
2014-06-19 10:48:44來源:東南網
東南網6月18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李向娟)如何讓孩子遠離手機、電視、網路困擾,開啟書本,全家閱讀,享受幸福?14日,在海峽兩岸關心下一代成長論壇後,臺中市副市長蔡炳坤接受記者專訪時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學校。每天父母20分鐘陪讀,讓家庭“存摺”留智慧,也使孩子在“Reading Bar”沐書香,一起來培養孩子學習的濃厚興趣。
蔡炳坤曾擔任過臺中市的中學、小學校長,在培養孩子、治校等方面有著豐富經驗。他認為,重視學童受教育的環境至關重要,要在關懷下一代教育工作不遺餘力,深植學生的閱讀習慣,營造家庭閱讀氛圍。
“比如我們推出的‘智慧存摺簿’,就成為愛閱家庭親子共讀的閱讀記錄。”蔡炳坤展示手中的多彩“智慧存摺簿”時說,它猶如銀行存摺,每天都往裡面“儲蓄”,“但存進去的不是錢,是知識,更是智慧”。據他介紹,只要有孩子的家庭向學校報個名,臺中教育部門即傳送1本智慧存摺簿,家庭成員如果每日親子共讀20分鐘、每月完成25日以上閱讀紀錄並由家長認證,就會成為愛閱家庭。如今,臺中市已有1萬個家庭提出愛閱家庭申請,閱讀的種子正吐露新芽。
“不過,僅僅在家裡營造愛讀書氛圍還不夠,整座城市都要成為閱讀城市、創意城市。”蔡炳坤說,臺中市正在推動“Read ing Bar讀冊吧”設定計劃,邀請當地的文創業者以愛迪生髮明燈泡為創意構想,設計了一款結合閱讀與公共藝術的燈泡造型圖 書陳列裝置——“ReadingBar讀冊吧”。在這裡,有各種主題的圖書,如生活、旅遊、文學、藝術等,每半年更換不同主題。蔡炳坤說,“Reading Bar讀冊吧”主要設定在臺中市的鐵路車站、機場、文化中心、表演廳、市政府服務中心、公園、百貨公司及BRT快捷巴士站等處,每天由圖書館館員前往巡檢,保證有書看。這樣,市民不論在候車、逛街、欣賞藝文活動,還是到公園散步,都可以隨時隨地借閱圖書,沉浸在好書的滋潤中。
然而,建立“Reading Bar讀冊吧”都得花錢,如何才能籌集到公益性善款?臺中市“Read ing Bar讀冊吧”計劃吸引了眾多企業參與,“企業可以在讀冊吧上冠名並提供一句閱讀標語,展示形象。”蔡炳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