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90後互訴衷腸 赴長樂尋訪海上絲路福州印記
2014-07-22 15:38:35來源:福州新聞網
福州新聞網7月22日訊 第五屆榕臺大學生新聞營昨日開營,榕臺營員互贈茉莉花環,以表相聚的熱情與期許。伴隨著濃郁的茉莉清香,兩岸營員一同踏上了探尋海上絲綢之路福州印記之旅。
榕臺營員互訴衷腸
昨日8時,參加第五屆榕臺大學生新聞營的大陸營員早早就趕赴長樂機場準備接機。而在臺北,臺灣營員們起得更早,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清晨5時就起床了,這樣才能趕上第一班捷運去臺北松山機場。在大陸營員們前往長樂機場的同時,臺灣營員們也順利登機了。
昨日9時30分,長樂機場的港澳臺到達處瀰漫著濃郁的茉莉清香,一條鮮紅的橫幅後站著四排人,每人手持兩串茉莉花環,有的人直勾勾地望著到達口,有的人細心地整理著頭髮和衣服,有的人小聲地念著什麼。他們就是正在迎接臺灣營員的第五屆榕臺大學生新聞營大陸營員,緊張、期待、迫切從他們的一舉一動中輕易可見。
昨日10時,臺灣營員從到達口依次走出,大陸營員們揮舞著手臂,送上真誠的微笑,輕輕點頭致意。雙方互相戴上茉莉花環後,便似許久不見的老友般互訴衷腸。茉莉飄香悠長,營員暢聊甚歡。
據瞭解,這些茉莉花都是昨日由福州春倫茶業集團的工作人員新鮮採摘的,而福州的茉莉花茶種植園也是兩岸營員將要參觀和採訪的一個目的地。
連續五年參與主辦榕臺大學生新聞營的臺灣財團法人大碩青年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邱昌其,高興地握著前來接機的本報副總編輯劉琳的手說:“真的是常來常往,我們做到了!”
赴長樂尋訪
海上絲路福州印記
並沒有多作休息,兩岸營員從機場直奔“尋找海上絲路福州印記”的第一站——長樂顯應宮。在顯應宮,他們瞭解了這座曾被風沙湮沒的百年宮廟的過去和現在。
隨後,兩岸營員走訪了鄭和史蹟陳列館,詳細瞭解鄭和下西洋的歷史背景、影響,以及存留下來的種種文物。
記者注意到,展館講解員細心講解時,許多營員特別是臺灣營員都積極地做筆記,同時也用手中的數碼裝置記錄下展館中的圖片和文字,還有人在拍攝短片。細心詢問、全面記錄、互動體驗,營員們用心感受並記錄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足跡。有臺灣營員表示,需要回去好好“消化”。
兩岸營員愛好相似
昨晚結伴去看電影
臺灣究竟是什麼樣的?臺灣的年輕人究竟是怎麼樣的?這是許多大陸營員心中最好奇的問題。余光中在《鄉愁》中寫道:“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幸運的是,榕臺新聞訓練營給了兩岸營員一個相互接觸和了解的平臺。
昨日的尋訪間歇,兩岸營員在閒談中發現,大家有著類似的風俗習慣,有著相似的口音和相近的口味。兩頓從“吃”聊起的聚餐讓兩岸營員逐漸熟悉起來,話題也逐漸轉移到電視劇、網路流行詞彙。
在愛好方面,大家也有著不少共同語言。“90後”的營員們都是手機控,看動態、傳自拍;大家都愛看電視劇,不僅大陸營員愛看臺劇,臺灣營員也愛看《甄嬛傳》《步步驚心》《蘭陵王》等大陸古裝劇,而像《爸爸去哪兒》《中國好聲音》等在大陸火爆的綜藝節目,在臺灣也有著超高人氣。甚至在來福州的第一個晚上,兩岸營員就結伴去電影院觀看剛上映的《小時代3》。
營員鄭詩穎感嘆道:“其實兩岸年輕人也沒什麼差別嘛,都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
(福州晚報記者 陳鶴 翁宇民 特約通訊員 陳希雅 許賀凱 葉雅雲 鄭雨萱 陳罕含 林思媛 杜硯 黃育慧 王超逸 陳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