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學子秀合作 “魚菜”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2014-08-10 09:42:22來源:福州新聞網
“青春創想秀”冠軍團隊背後的合作故事
福州新聞網8月10日訊 舞臺上,“魚”和“菜”默契配合;舞臺下,兩岸學子親密交流,像是相識多年的老友。憑藉“百草園”專案斬獲“青春創想秀”冠軍的北京林業大學創行團隊和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慈濟青年社團隊的隊員,其實3個月前剛在網上相識,初次見面也是在幾天前。
“我們相見恨晚啊!”北京林業大學大二學生藍晨曦說。
按照“青春創想秀”比賽規則,決賽必須由兩岸高校社團“兩兩組合”參加。為了打入決賽,藍晨曦和“百草園”專案的小夥伴們6月初起就苦尋對岸的另一半。“經人介紹來介紹去,他們最後才找到我們,真是有緣分。”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大二學生陳憶玲說。
百草園專案是利用生物技術,在水質富營養化的魚塘鋪設生物浮床,種植有機蔬菜,實現魚菜共生。“這個專案我們在北京郊區已試執行3年,推廣面積達3畝,透過水生植物根部吸附作用實現水質淨化,魚類增產,副產品蔬菜也賣到了好價錢,每戶年淨增收可達4萬多元。”這一介紹立馬讓對岸青年動心了。“我們社團主要是做環保和社群關懷的,之前沒涉足這個領域,不過大陸同學的好創意讓我們決定參賽。”
藍晨曦說,臺灣小夥伴們對事業的執著令人感動。“他們不僅提出了很好的展示創意,還表示要做就要做出成效,讓專案也能造福臺灣農民。”於是,那頭的陳憶玲們開始在臺南魚塘搞調查,這頭的藍晨曦們認真準備專案材料,雙方每天都在網上互通有無。令臺灣同學深感振奮的是,臺灣有著豐富的竹資源,用這一材料做浮床,比在北京使用的木質浮床更耐用,這意味著專案推廣成本更低,也更容易為農民所接受。
“雖然沒見過面,但網聊讓大家覺得就像老朋友。臺灣同學在‘秀’這方面的創意令人佩服,‘創想秀出來’環節中‘魚’和‘菜’這兩個角色的扮相和對話就是他們想出來的,結果得到評委高度讚賞。”藍晨曦說。
記者還了解到,此次見面和合作參賽,更讓兩岸小夥伴增進了瞭解、加深了感情。應臺灣同學邀請,明年寒假期間,北京林業大學創行團隊將到臺灣來一次實地考察,把更好的魚塘淨化技術帶到臺灣。
(福州日報記者 李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