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三屆海峽青年節

“海峽兩岸好文章”徵文截稿 逾十萬名學生參與

2015-01-27 15:33:07來源:福州日報

  福州新聞網1月6日訊 日前,由福州市教育局、福州日報、(臺灣)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聯合舉辦的“泰禾杯·海峽兩岸好文章”中小學生作文徵集活動截稿。本次徵文活動覆蓋全市所有中小學,逾十萬學生參與活動,經過各校層層篩選,最終收到各校推薦的優秀作品1萬餘篇。同時,臺灣地區徵集了大鵬國小、延平國小、瑞竹國小等50餘所學校的3000餘篇作品,兩岸學生共同書寫身邊的感恩故事,讓中華“孝”的傳統美德,世代相傳。

  師生積極參與,發掘身邊的感人瞬間

  徵文11月啟動後,各校師生積極關注、熱情參與。圍繞“孝”與“感恩”, 兩岸學生都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發掘感人的溫暖瞬間,分享“孝”與“感恩”的認知和體驗。

  關碧霞老師負責福清民樂初級中學的徵文組織工作。她說,民樂中學是一所農村中學,很多學生都是留守兒童,對於這樣的一個主題,他們反而有更多的話想說。很多孩子一個題目,寫了兩三篇不同內容的作文,有的寫外地的父母,有的寫身邊的爺爺奶奶,雖然選材小,但都是自己的親身經歷。

  而在屏東中學,老師們更是把“孝”和“感恩”的主題與本校學習國學經典的校園文化結合起來,同學們活學活用,有體會、有感悟,用自己的行動來傳承“孝”文化。

 

  書寫真情實感,讓老話題上演新故事

  同學們為“孝”這個古老話題,賦予新的視角、新的含義,讓老話題上演新故事。

  在福州教育學院一附小,學校以現場作文大賽的形式徵集作品,最終篩選出了150多篇優秀作品。語文組組長張春霞老師說,這次徵文,學生們都注意到要寫身邊的真人真事,選材的角度小,但不少學生做到了平凡中有獨創。例如,一個學生寫“我”發燒媽媽照顧“我”,但他不是直接地描寫,而是寫自己半夜發燒,朦朦朧朧中感覺自己被人抱起來,又放下去,第二天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身上蘋果圖案的睡衣變成了西瓜圖案的,機器貓圖案的被子變成了超人圖案的,原來是媽媽半夜幫“我”換了衣服和被子,讓“我”生病時能睡得舒舒服服的。“同樣是寫生病,但因為選擇的角度新穎,讓這篇文章脫穎而出。”

  “初高中生的經歷相對豐富,選材也更加多樣,他們會選擇不同的文體和感人的細節,讓情感自然流露。”屏東中學語文組長蔡曉萍老師在看過學生寫的徵文後,有了這樣的感受。比如,一個學生的老家有閏月女兒要回孃家吃團圓飯的習俗,他就圍繞這個習俗,寫媽媽和小姨們如何回孃家,如何感恩外公外婆,由此,感嘆出自己對“孝”與“感恩”的認識。

  尋找效仿榜樣,在感恩中收穫成長

  “學生們很期待發生在自己周遭的故事能與大家分享,他們選擇的題材多是以‘孝’為核心的溫情故事,也有不少議論文。”(臺灣)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的何綺華理事長介紹說,這次徵文,臺灣地區學生也積極參與。圍繞“孝道”這個主題,研究會的工作人員深入學校開展講座,並指導有意願的班級當場寫作,學生非常踴躍。

  “‘孝’與‘感恩’是一個大話題,但落到小處,孩子們也都能找到感人的細節。有的學生描寫的感恩老師的細節,老師本人都已經忘記了,但孩子們都深深記在心裡,老師讀來都非常感動,可見孩子深深體會到了‘孝’與‘感恩’的內涵。”福清實驗小學的高玉華老師說,透過這次徵文,明顯感覺到孩子們有了自己的收穫與成長。

 

  下階段,本報將與福州市教育局攜手,邀請福州市優秀中小學教師對1萬多篇來稿進行評選,優秀作品將在福州日報、福州新聞網、“掌上福州”客戶端等平臺選登,並彙編成書。

  “海峽兩岸好文章”中小學生徵文活動,由泰禾集團獨家冠名。去年,泰禾集團獨家冠名協辦“我的微幸福”福州市中小學生作文徵集活動,影響力涉及福州及各縣(市)幾十萬名師生,徵集稿件逾6萬篇,使該活動成為福州乃至福建省的一項文化盛事。本次徵文活動,正是去年活動的進一步擴充套件,是海峽兩岸的文化盛事。鑑於該活動的影響力和口碑,泰禾集團繼續獨家協辦該活動。多年來,泰禾集團一直秉承“文化築居中國”的品牌理念,積極投身社會公益和教育文化事業,力求為政府排憂解難,為社會各界謀求福祉。尤其在教育文化事業方面,泰禾集團更是不吝投入近億元資金,曾捐資興建福州三中辦公樓——奧林匹克大廈,先後設立了“福州一中泰禾獎學金”“福州三中泰禾獎教金”“福州大學泰禾獎學金”等3個獎學金,還捐資修繕福州市錢塘小學的校舍……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進一步增進兩岸文化交流,泰禾集團還將出資,從參加“泰禾杯·海峽兩岸好文章”作文徵集活動的同學中,抽取參加臺灣文化交流的名額,讓同學們實地探尋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底蘊,促進思想與情感的交流互動。

  (福州日報記者 曾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