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掘金跨境電商 借自貿區東風迎黃金髮展期
2015-03-24 17:00:10來源:福州新聞網
奚暢在工作室內介紹國際網店商品
福州新聞網3月23日訊(記者 邱陵)今年初,福建自貿區獲批,一系列創新政策密集出臺,跨境電商成為福州率先發力的產業。記者近日採訪瞭解到,面向國際客戶的跨境電商產業不僅吸引傳統外貿企業的目光,也逐漸成為在榕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新目標。
奚暢是一名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的學生,今年大二,來自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區。奚暢雖然是漢族學生,因長期生活在彝族地區,從小耳濡目染,對彝族服飾情有獨鍾。“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奚暢在學院提供的創新創業園內開設了一間工作室,從家鄉工廠進貨,在阿里巴巴旗下的“速賣通”網店展銷,讓“中國特色”更加便捷地走向全球。
坐在記者面前的奚暢留著一頭短髮,穿著休閒短褲和外套,說起話來卻快人快語,思維敏捷。1994年出生的奚暢,今年不過21歲,卻在剛踏進高校大門不久,憑藉跨境電商專案拿下該學院創新創業大賽桂冠。
“去年年中,我看到一篇新聞報道,福州竟有eBay全球最大的賣家,一年可以做到十個億的跨境電商,不敢相信!”奚暢說,後來經過網路查詢得知,這是一家成立多年的福州外貿龍頭企業,主要打造電子商務銷售平臺,銷量居全球領先地位。
受到啟發,今年初,奚暢的國際網店開起來了,主要銷售印有民族特色裝飾圖樣的包包、圍巾、車掛等手工藝品,如今收到40多個訂單,銷售額達數千美元,客戶以俄羅斯和巴西人為主。
“在國外,很少銷售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而且我發現平臺上熱賣的十大單品,都是價格較為低廉的商品,所以吸引客戶不僅要有價格的優勢,還需要具有地域特色。”奚暢告訴記者,目前他正在最佳化調整產品說明,以便更好地被平臺搜尋系統抓取,增加在國際客戶面前的曝光率。
據記者瞭解,奚暢遠遠不是最出色的,在榕高校的不少大學生都在各類平臺上開設了國際網店,且業績斐然。“福州首屆高校學生跨境電商創業大賽上有不少同學成績優異,預賽的第一名在3個月內已經拿到了1000個訂單,進入決賽的同學平均訂單量都在100以上。”福州郵政相關負責人張弘介紹,福州首屆高校學生跨境電商創業大賽讓更多的大學生投身跨境電商。
據張弘介紹,9-12月份是是寄件的高峰期,去年僅“雙11”大規模促銷活動前後,透過郵政渠道寄往國外的包裹,平均每天有3萬多件,營業額一天達100多萬元,透過郵政渠道的電商活動佔整個跨境電商活動的六成以上。
對於不少大學生鍾情跨境電商創業,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電子商務專業洪志燕分析道,“目前國內電商平臺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經日趨飽和,對大學生網路創業群體來說,其進步和發展的空間已經比較有限,而相較之下,跨境電商的市場前景會更好一些。”
事實上,藉助福建自貿區的東風,福州跨境電商產業呈現出春意盎然的態勢,有望迎來黃金髮展期。阿里巴巴一達通福建公司已搶灘福州,打造在大資料下領先的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以集約化的方式,為外貿企業提供快捷、低成本的通關、外匯、退稅及配套的物流、金融服務,以電子商務的手段,解決外貿流通的問題。
與此同時,福州還在加緊推進跨境電子商務園區專案,力爭2015年6月前在福州出口加工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保稅倉庫,在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展示中心,並研究建立與跨境電商相適應的海關監管、檢驗檢疫、退稅、跨境支付、結匯、物流等支撐系統。
來自商務部的資料則顯示,2013年中國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4萬億美元,其中,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達到3.1萬億元,同比增長31.3%;預計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將增長至6.5萬億元,年增速超30%。
隨著福建自貿區實施細則陸續出臺,新型海關監管模式和出口退稅政策將更好地帶動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預計未來福州跨境電商產值將出現更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