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三屆海峽青年節

茅於軾寄語福州企業:在自貿區內捕捉更多新興機遇

2015-04-20 08:41:18來源:福州日報

  福州新聞網4月19日訊 昨日,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茅於軾先生來到福州,作了題為《看懂中國經濟》的學術講座,解讀中國經濟發展的增量、質量,分析經濟下行背景下大陸股市的形勢以及自貿區、“海絲”對閩商的意義。86歲的茅於軾先生站著完成了近2個小時的精彩講座,獲得現場上千名聽眾的熱烈掌聲。

  盛讚福州面貌日新月異

  開場提到對福州的印象,茅於軾回憶,改革開放前他來過一次福州,“沒有一座高樓,缺乏投資和建設,是很窮的地方”;改革開放30多年來,福州城市面貌日新月異,此次來榕城下榻酒店附近20多棟樓都是新建的,和平的大環境給福州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會。儘管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存在很多問題,也有很多批評,但30多年來的變化告訴世界,中國經濟發展的成績是主要的。

  茅於軾認為,中國經濟最重要的還是國內生產總值,儘管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增長率下行至7%,但是整個國家的財富增量依然很大,持續解決問題的經濟基礎雄厚,對於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應該充滿信心。

  而要把下行的GDP抬上去,需要從三個方面發力。一是老百姓要從就業和勞動中獲取工資。二是要讓資本幫助勞動創造財富,比如銀行利息。三是透過資本變成實物獲取租金。

  茅於軾建議,創造財富不能侷限於勞動獲取工資的舊觀念,每個人都應該做理財規劃,要讓大錢賺出小錢來,這也是在幫助中國經濟創造財富。“銀行利息是財富創造,高利貸同樣也是在創造財富,應該為高利貸行業平反,這些都不屬於剝削範疇。”

  本土企業

  應在自貿區內捕捉機遇

  茅於軾以福州等城市改革開放以來面貌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為例指出,經濟發展的根本驅動力在市場。作為主張自由市場的經濟學家,茅於軾說,市場是創造財富的機器,與生產勞動一樣,交換與買賣也在創造財富,實體經濟能夠創造財富,虛擬經濟同樣能創造財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自由化程度不斷提高,就是為了讓市場經濟在自由中創造出更多財富。“而在其中,企業家的作用尤其明顯。企業家把勞動、土地、資本、技術等資源要素組合起來,用成本最低的辦法生產出產品,賣到出價最高的地方,這個創造財富的過程,普通勞動者無法完成。”

  對於目前自貿區、海絲等多重國家政策利好在福建的疊加,茅於軾認為,自貿區最大的特點就是負面清單之外的交換自由有利於加快創造更多財富,本土企業家應該多思考自身的行業長處,在自貿區內捕捉到更多的新興機遇。

  股市反常或有泡沫

  對於當前大陸股市行情,茅於軾認為,股市也屬於金融服務業,金融業的發展趨勢就是把老百姓的積蓄用好,做到錢盡其用,把錢用好。

  有聽眾提問,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但股市不斷升溫,是否存在虛高。茅於軾坦言自己不買股票,僅從經濟學原理的角度談了兩點看法:一是部分上市企業較前幾年盈利少了,股票市場反而熱了,“很反常,感覺很可能有泡沫”。二是散戶在把積蓄投入到股市前應該自問對上市企業是否有充分研究。綜觀國際上金融服務業高度發達的多個國家,保險基金、養老基金等金融服務機構中都有專家團隊對上市企業進行專業化研究,目前,我國股市以散戶居多,大部分很難比肩專家水準,建議委託相關金融服務機構代理投資,真正做到錢盡其用。

  (福州日報見習記者 陳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