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交通青運會前大變樣 合理分配路權查交通違法
2015-04-29 16:14:06來源:東南快報
東南快報訊(記者 李歡騰 通訊員 林霖 董子葉)最大限度實現道路資源“寸土必爭”,調整訊號燈配置“精確到秒”,確保指示標誌準確明瞭……
昨日下午,全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會議針對城市擁堵的問題,提出了上述解決措施。東南快報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副省長、公安廳長王惠敏要求:“將緩解城市擁堵,作為今年全省公安機關完成好省委省政府的重點工作和為民辦實事的民生工程,抓好抓實。”
此外,今年10月底前全省將完成新(改)建73個交警執法站,同時織密監控卡口網,屆時,道路執法效率更高,更加專業化。
今年將更加註重合理的路權分配
城市擁堵的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而“機非混行”、“人非共板”現象仍普遍存在;部分路面標誌標線不規範;交通訊號燈設定不合理,配時不科學,應設未設、不該設亂設,位置角度不當、等候時間過長等問題,成為造成擁堵的重要原因。
昨日下午,全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會議提到,今年將把緩解城市擁堵列入重點工作之一。省公安廳黨委委員、交警總隊長杜清森表示,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必須更加註重合理的路權分配。在保障機動車通行的同時,充分考慮行人和非機動車的通行權益,積極協調規劃、市政等部門,加快慢行交通系統的建設,最大限度地實現道路資源的“寸土必爭”,統籌解決好交通參與者“走哪裡”和“怎麼走”的問題。其次,各地要按照規範完善標誌標線,確保指示標誌準確明瞭,指路標誌連續統一,重點完善橋樑、立交、進出城道路等重點部位的指示、指路標誌,對交通流實施精細、明確、有效引導,切實提升通行效率。
此外,各地將逐一開展排查調研,摸清不同路口、路段、區域的流量變化規律,採取高峰與平峰、白天與晚上、夜間與凌晨、節假日與工作日等不同配時模式,形成一口一策、精確到秒的最優配時方案,並因時、因地、因流量變化及時調整。要建立路面民警與指揮中心的反饋聯動機制,適時調整訊號配時,最大限度減少因訊號配時不合理引發的交通擁堵。
今年新(改)建73個交警執法站
會議上,杜清森介紹,目前我省的公路防控體系建設整體較慢,不僅硬體建設滯後,而且系統運用也沒跟上。全省主幹公路監控裝置覆蓋率偏低,1萬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國省幹道僅有自建監控458路;公安交通指揮體系不全,總隊和5個高速支隊、1個地方支隊的交通指揮中心尚未建設,39個高速大隊、54個縣級大隊沒有監控室。
就上述問題,杜清森表示要圍繞基礎建設抓推進。首先是建好交警執法站,上半年要完成新建12個(高速1個、國省道11個)、改造11個(高速9個、國省道6個)一類執法站,10月底前要完成新建43個(高速23個、國省道20個)、改造7個(國省道)二類執法站任務。其次,拉緊指揮排程線,年底前完成全省交通整合指揮平臺建設、部署,建成總隊和6個支隊(莆田、廈門、龍巖、南平、寧德高速,龍巖地方)交通指揮中心,改造13個支隊指揮中心,各地要抓緊立項報批,儘快開工建設。再次,織密監控卡口網,實現國家高速公路主幹網平均20-30公里一處影片監控,高速公路至少30公里、國省幹線公路至少40公里設定一處固定或區間測速裝置,力爭年底實現高速公路、國省幹線公路沿線的影片監控共享共用。
透過上述措施,將進一步最佳化勤務模式,根據實戰需求,充分調整交警執法站警力,透過人機結合、網上網下結合,構建“卡口監控發現、指揮排程攔截、執法站點查糾”的動態勤務模式。
據統計,去年全省查處交通違法達1628.6萬起,事故死亡人數比降8.27%,“世界盃”查酒駕、“打四非、查四違”等專項整治戰果位居全國前列。今年3月,公安部交管局通報對2014年度17項重點工作考核評價結果,我省優秀率列全國第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