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我們回來創業了!”
2015-07-17 12:41:38來源:福州日報
蔡昇宏(左)諮詢專案落地情況。
“福州,我們回來創業了!”
——訪首屆海峽兩岸(福州)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特等獎團隊成員蔡昇宏
■福州日報記者李夏薇/文池遠/攝
昨日上午,來自臺灣的蔡昇宏再次跨過海峽,來到福州東部辦公區,交流創業專案的落地情況。
2年前,在首屆海峽兩岸(福州)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上,蔡昇宏所在的“生物誘導型農業取代劑”專案團隊奪冠。多方籌備下,由專案轉化的新公司已在榕進入審批階段,本月底,就要在福州高新區福州大學生創業園落地了。
從社工群體到創業團隊
在福州奪冠的“生物誘導型農業取代劑”專案團隊,出自一群志同道合的社工。
“我們來自臺灣的多個高校,課餘時間會利用各自在農業、醫學等領域的專長,外出實習或對一線人員進行產業輔導。”當時,蔡昇宏正在臺灣攻讀碩士學位,也是這個社工團隊的一員。
社工們在農業服務中發現,農民對農藥的不合理使用導致汙染。他們在土壤中,甚至能檢測到20多年前的農藥殘留。蔡昇宏說:“農藥很難分解,會影響土壤肥力、環境,甚至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如何避免農藥帶來的影響?社工團成員們得知,朝陽科技大學正在從事昆蟲的費洛蒙研究,透過與研究學者對接,社工們發現了商機。
“昆蟲的費洛蒙,是一種動物分泌出來的物質,具有揮發性,噴灑在農作物上,會散發出氣味,在害蟲之間能傳遞,控制害蟲行為。”蔡昇宏發現,這一研究成果仍未商用。
如果能人工合成害蟲的費洛蒙,替代農藥,不僅能減輕蟲害,而且更安全環保!透過不懈努力,他們發現使用費洛蒙的農田,農作物的農藥含量很低,收成比自然農法高得多。
社工團於是組成“生物誘導型農業取代劑”專案創業團隊,推廣這一技術的使用。
專案在5個大賽上折桂
“2年前,我們第一次走出臺灣,就來到福州。”蔡昇宏說,2013年創業團隊參加首屆海峽兩岸(福州)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一舉奪得特等獎,讓他們大受鼓舞。
隨後,他們還前往上海、臺灣、珠海等地參加了4個創業大賽,並都奪得了冠軍。
去年2月,團隊在臺灣成立臺灣神農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蔡昇宏擔任業務部協理。公司的成立,真正使學術研究成果投入到了實際生產中。
蔡昇宏告訴記者,去年公司處於起步期,營業額有30萬,人員也增加到10多人。隨著市場對無公害農產品的需求加大,今年營業額將會有很大提升。
落地福州二次創業
在臺灣創業小有成就後,團隊有了來大陸投資興業的想法。
為什麼會選擇福州?蔡昇宏說:“福州,對我們來說有特別的意義,這是我們團隊走出臺灣的第一站,也是在這裡,我們贏得首個冠軍。”
巨大的市場潛力也是團隊選擇福州的一大原因。蔡昇宏笑著說:“在臺灣,我們的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但福建的市場比臺灣大得多,福州又是省會城市,我們能不來嗎?”
此外,福州的對臺優惠政策、各部門周到的服務也讓團隊成員很是感動。在他們表達了落地意向後,福州相關部門主動對接,提供場地、資金、創業指導……
蔡昇宏的團隊還在福州找到了創業夥伴施光威,“希望透過兩岸青年共同創業,推動這一技術在福州推廣,為福州的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