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三屆海峽青年節

青運會文化教育活動凸顯五大特色 打造青運村文化氛圍

2015-07-29 18:07:39來源:福州新聞網 

  福州新聞網7月29日訊(記者 邱陵 實習生 遊媛媛 通訊員 楊龍威)青運會歸根到底是年輕人的賽事,圍繞年輕人開展一系列文體活動,成為貫穿青運會前後的一項重要內容。29日,青運會組委會文化教育部綜合協調處處長、福州市教育局副局長陳紅表示,下一階段,相關文化教育交流活動將更集中地予以展現,全力以赴為青運會的順利舉辦助推出力。

  三階段文化教育活動貫穿青運會始終

  俗話說,文體不分家,體育與文化和教育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透過各類文化教育交流活動,向廣大青少年和社會傳播熱愛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健康理念,樹立自覺、自信、自強的精神,提升青少年一代的綜合素質,成為“青運會”的共識。

  賽前,組織百萬青少年進行體育展示交流活動、青少年“迎接青運會,共繪福文化”繪畫作品徵集活動、“相約福之州”海峽兩岸攝影作品和DV作品徵集活動、“舞動的青春”校園健身操大賽、海峽兩岸青少年籃球、羽毛球比賽、海峽兩岸青少年“登鼓山迎青運”健身活動等,為青運會造勢。

  賽中,青運會組委會充分挖掘青少年創意,在比賽期間設計了“冠軍有約”“志願+青運志願文化體驗活動”“青運日誌”“觸控福地、走進福州”“非遺記憶”“文創小屋”“海絲文化屋”“我的夢”“炫青春”“中國有福、青春有夢”系列互動晚會等10項文化教育活動,活動形式多樣,精彩紛呈。

  賽後,將在中小學校推廣青運會、青奧會比賽專案、體育啟蒙等趣味遊戲,推動青少年陽光體育活動和校園足球發展等。

  凸顯文化教育活動的五大特色

  陳紅介紹說,組委會舉辦的文化教育活動凸顯五大特色,圍繞青少年主體展開活動、凸顯教育主題、注重互動參與性、強調文化與體育融合以及體現濃厚的地域特色。

  所有的文化教育活動堅持青少年的創意、青少年的參與。比如在賽中活動中,組委會在青運村內設計了“文創小屋”“海絲文化屋”這兩個專案,兩個專案共20個小屋,都是由在校的大、中學生自行設計主題和活動內容,充分展示了青少年的創意和動手能力,他們有的運用新媒體技術、3D列印技術、網際網路+概念,或是個人的小發明小創造,透過同學們的雙手將一個個新奇、鮮活的體驗小屋展示給運動員們。

 

  青運會組委會還設計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的活動,透過展示福建、福州的非遺文化,如壽山石雕、軟木畫、提線木偶、脫胎漆器、福州三寶等,讓青少年運動員感受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的精粹和魅力,體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青運村還設定了文化長廊,向參賽運動員全方位介紹中華文明、福建文化、福州元素,讓運動員們在賽事之餘能感受和體驗多元文化的薰陶。

  除此之外,組委會還設計了“冠軍有約”活動。邀請青運會冠軍、優秀運動員參加演播室的訪談,並回答青少年的提問,進行現場互動,讓青少年感受冠軍和優秀運動員身上寶貴的品質和頑強拼搏的意志。在青運村設立“志願+”青運志願文化體驗活動,以環保體驗、手工做坊、文化沙龍等各種形式的志願體驗活動,吸引運動員主動參與志願服務。

  開展“我的夢”專案,邀請羽毛球、籃球、足球等專案的青運會優秀參賽隊伍到福州市體育傳統校開展面對面的技藝交流與傳授活動,讓學生透過與運動員近距離的接觸。同時,比賽期間將在青運村將舉行9場文藝晚會(包含5場文藝演出和4場互動晚會),每場晚會都精心選擇主題,讓運動員在每日比賽之餘,放鬆之際,還能欣賞到一場力與美完美結合的視覺盛宴。

  陳紅說,組委會還透過組織運動員代表參觀三坊七巷、船政博物館、林則徐紀念館、嚴復故居等富有福州文化底蘊的場所,讓全國青少年走進福州,體驗福建文化的魅力。

  下階段打造青運村文化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舞動的青春”校園青春健身操大賽從2008年起開始在福州各高中學校推廣普及,經過幾年的發展,選送參加全國比賽的隊伍都戰績喜人,獲得過多個全國一等獎的好成績。

  正是基於這樣的良好基礎,青運會組委會也將此次比賽列入青運會開幕倒計時100天系列活動之一,將比賽放在奧體中心的綜合舉行。透過表演賽的形式充分展示新一代青少年的風采與活力,激情洋溢地拉開了迎接青運會的序幕。

  據介紹,下一階段,青運會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動將更集中地予以展現,全力以赴為青運會的順利舉辦助推出力。

  著力打造青運村文化氛圍。發揮青運村作為賽時文化教育交流活動主陣地的作用,重點加強村內文化氛圍的設計佈置,增強互動交流的特性,讓青運村處處洋溢文化的氛圍。

  賽後重點文化教育活動推廣也不容忽視。主要在中小學校推廣青運會、青奧會的比賽專案、趣味遊戲,推廣體育傳統特色校等,在青少年中倡導健康與幸福的生活方式。同時,做好校園足球發展規劃的部署,推動校園足球運動的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