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三屆海峽青年節

《人民日報》關注自貿區福州片區

2015-10-08 11:27:57來源:人民日報

  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壘起發展高地

  登門送服務 辦事全天候

  福州片區是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3個片區裡面積最小、區塊最多的片區,截至9月7日,透過名稱預核准企業已達3915戶,新設立企業2451戶,包括內資2287戶,外資164戶(含臺資61戶),註冊資本441.61億元,註冊億元以上企業80戶,各項資料居3個片區之首,成為推動福州發展的一塊新“高地”。

  “高地”如何壘起?“我們不靠優惠,靠服務!”福州片區管委會副主任梁勇擲地有聲。

  服務“追身”

  都希望服務越快越好,可到底多快才能讓人滿意呢?

  “服務要追身。”梁勇話一出口,就有位臺商要和他“打賭”,實地檢測到底能不能兌現“當天辦證、當天領照”?

  8月18日11時,臺商邱寶田抵達政務綜合辦事大廳。大廳內福州片區“一口受理”視窗秩序井然。原本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程式碼、稅務登記,3個號碼由一個“統一社會信用程式碼”取代;原本工商、稅務、國檢3個部門需要的資訊,都填在一張表格內。邱寶田拿到表格,但對有些資訊不太理解,商務秘書公司的服務人員主動幫忙解讀。商務秘書公司是福州片區今年剛成立的,專為來區內投資的企業提供免費代辦註冊登記等日常辦公託管以及勞務、法律、財務等中介服務。

  14時,領到營業執照的邱寶田服了:“快,真快!”

  制度“追擊”

  “舊圖出新解”——從固有的政策與現實衝突中,找到突破。

  萬國國際商品交易中心是一家澳籍華僑投資開設的國際商城,計劃引進全球各地食品進口商來此興業。但問題也出在這:進口食品企業需要辦理食品流通許可證,按規定要一企一證一地址。可22個會館都統一佈局在萬國的商城裡,沒有單獨地址。要按以往規矩,許可證就辦不來。

  管委會連續兩次將國檢、工商等職能部門一併請來,現場聯動協調解決。“一企多址”的辦法,就此“破題”。

  管委會從此“立新”:“一企多址”註冊制度在整個片區內推行。

  難題“追根”

  服務追著問題走,探索瞄著突破行。可當難題連在省內都找不到答案、連張舊圖都沒有,又該怎麼辦?

  7月22日,東北理光公司“再製造”專案正式投產。所謂“再製造”,是國外影印機行業本著資源再利用的觀念,興起舊影印機回收、翻新的產業。東北理光10年前就想上馬該專案,卻一直囿於國內對於這一領域的政策約束難以實施。可這真是一道難題——管委會雖然協調來國檢部門,可國檢此前也從未接手過這樣的申請,想稽核都無從下手。最後還是管委會多方瞭解到南京有個類似專案,於是邀請國檢和東北理光一起去南京實地考察,探尋解決之道。

  “原本以為至少要3~6個月才稽核完的報批,結果兩個月就審批下來了。”公司副總林叢告訴記者。如今,福州片區與國檢部門將東北理光的稽核過程梳理為對“再製造”產業的標準審批版本,以備再批。

  服務就是要“追根問底”將無變有。開了先河,便有後來。

  (人民日報記者 趙鵬)

  (原載《人民日報》10月7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