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四屆海峽青年節

眾創時代,如何築不一樣的“鳥巢”?

2016-02-26 16:44:32

  福建日報記者 李烈

  1新聞話題

  一年之計在於春。眼下,正是創客大軍摩拳擦掌之際。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下,兩岸青年創客都在四處尋找著機遇與平台,各類眾創空間也因此應運而生。僅就福州地區而言,除了YOU+青年創業社區(優家)、雲端創咖和即將成立的氪空間等服務兩岸青年的眾創空間外,去年8月還有11家企業被授予“福州市台灣青年創業基地”稱號,如“海峽薈”青年創業基地、稻田創業小鎮等。

  眾創空間遍地開花,兩岸青年該如何選擇適合的“巢穴”,去追逐自己的夢想?眾創空間又該如何走出自己的個性,吸引兩岸青年入駐?

  2

  觀點碰撞

  特邀嘉賓

  李儒欽 台灣青年、葉澀法式創意連鎖餐飲店創始人

  林 潮 優家福建區域負責人

  張守清 福州渡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CEO

  陸建梅 90後創業女孩

  現實需求催生眾創空間

  聽濤君:眾創空間為創客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目前,在大陸,各類眾創空間紛紛涌現,有的推出迷你公寓,有的則以咖啡吧的形式出現;在台灣,創夢市集、華山文創園等眾創空間也不勝枚舉。對於這種現象,各位如何看待?眾創空間究竟在青年創業過程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李儒欽:我認為,眾創空間之所以越來越多,都是現實需求的反應。首先是政策的支持。如今各地都大力鼓勵青年創業,也出台了相應的政策,支持眾創空間發展,給予了這些創業平台好的土壤。其次,現在的青年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更樂意去主動創造,實現自身價值。此外,這也跟目前的就業環境有關,大學畢業生找工作不那麼容易,不少人開始選擇自主創業。

  林潮:上個月,福建省首個居住主題創新型孵化器——福州YOU+青年創業社區(優家)開業。這是一個集住宿、辦公、娛樂、生活配套於一體的眾創空間,最重要的特色是“OPEN”,這里聚集了各種類型的創業人才,通過開放式的思維交流與碰撞,讓兩岸青年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我們之所以選擇落戶福建,看重的正是這里得天獨厚的對台優勢。優家在全國各城市共開設了20多家青年創業社區,今年年底將擴展至60家。我們希望,通過福建,吸引更多的台灣青年入駐,並將社區里創客的產品推廣到台灣。

  陸建梅:我去年7月剛大學畢業,本來是想找個穩定的工作,但是這樣的工作並不好找。目前,選擇入駐優家,雖然才來了一個多月,但我交到不少朋友,也獲取了不少創業的信息和資源。我認為,眾創空間給了創客走出去的機會,它們一般提供比較便宜的房租,有的甚至是免費的,在這里大家可以交換訊息、資源共享,這對正在創業的年輕人非常重要。

  明確定位走個性化道路

  聽濤君:兩岸眾創空間大量涌現,它們該如何吸引創業青年入駐?各位認為,眾創空間在市場中立足的資本是什麼?青年們又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創業平台?

  張守清:這麼多的創業基地、創業社區,選擇的關鍵還是要看適不適合自己。我是做文創產品的,所以我選擇的是山亞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孵化中心。台灣的文創產業做得很不錯,我的產品也主要是面向台灣,山亞有不少青年創業者也是從事文創行業的,其中不少是台灣創客,我們可以資源共享,也可以為對方的產品提供意見、互相推廣。因此,在這里我能夠更便捷地與台灣市場接軌。

 

  林潮:眾創空間必須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才能夠在市場立足。以優家為例,我們的關鍵詞在於“社區”,這跟其他的“創業基地”“孵化基地”不同。相較於提供辦公場所的眾創空間,我們的著眼點在於生活,提供各類單身公寓、健身房、會客廳、洗衣房等等。許多兩岸青年孤身一人到福建創業,人生地不熟,既要找住處又要找辦公室,我們希望優家能夠提供家一般的感受,分擔他們創業的艱辛感。

  李儒欽:眾創空間大量涌現,說明青年創業問題受到了各方重視,但另一方面也要避免重復建設、資源浪費、同質化競爭等。我認為,建立眾創空間,最重要的是明確自身的發展個性。比如,台灣的華山文創園,主要是為藝人提供創作空間,方文山就是在那里工作的。又比如,台灣新北市附近的“十分瀑布森林創意園區”,是以民宿的形式,為廣告、攝影、影視、動漫等行業提供創作空間。目前,福建的眾創空間還處於起步階段,若要在今後的發展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明確定位,走個性化的道路。

  特色服務助力創客成長

  聽濤君:正如嘉賓所言,福建的眾創空間還處於起步階段,未來若要做大做強應該如何發展?它們又該從哪些方面入手,為兩岸青年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兩岸青年能否從這里尋找到合作的機會?

  林潮:作為一種市場行為,眾創空間肯定要有一定的盈利模式,才會有未來。目前,我們得到一些政策的扶持,也有一些廣告商、產品商的投資,還有一些房租收入,但我們還處於前期投入階段。眾創空間的發展跟青年創業是融合在一起的,如果創客的項目好,我們有可能進行投資,這樣會獲得相應的股份回報,而我們的市場評估值也會增長。我們希望,今後能在台北開設優家社區,促進兩岸青年創業者的交流與合作。

  陸建梅:對於初次創業的人來說,最缺乏的應該是人脈資源和流通資金,有的甚至對創辦公司的流程也不熟悉。希望眾創空間除為創客提供開放式辦公場地外,也能在工商注冊、供銷渠道、融資貸款等方面給予輔導和幫助。

  李儒欽:眾創空間為創客提供了各種資源、平台,這對前期創業是很有幫助的。但是,如果過於依賴眾創空間,創業前景是會受到局限的。因此,眾創空間在為創業者提供服務的同時,也不能將他們保護得太好,讓他們產生依賴感,離不開“暖房”。

  張守清:我認為,眾創空間給我們提供的資源,可以視為一種長期資源。比如,通過眾創空間建立起的朋友圈,就是一筆不小的財富。目前,我在山亞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與台灣創業者有不少的互動。比如,同樣的設計方案,我用在T恤上,他們則用在文具里,然後同時在兩岸市場推廣。相信,以眾創空間為平台,兩岸創客的合作機會越來越多。

  3

  網友微評

  @趙大盼是松鼠:在創建眾創空間時,可以與所在城市優勢產業相結合。創客能否成功,關鍵在於能否找到或創造出消費點。

  @VV狸:現在有很多台灣青年想來大陸發展,如何給他們提供更好的創業環境,除了政策資金方面的扶持,眾創空間大有可為,期待!

  @iris吟嘯徐行:如今各地浮現出各種類型的眾創空間,這一方面豐富了創業者的選擇,另一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考驗。眾創空間應該根據地域、各自資源作出定位,所選項目也應有所側重,並非只搭建一個平台;而創業者也應根據各自特長、興趣,選擇適合的平台,才能發揮眾創空間的最大效應。

  @吳柳不殺生:眾創空間里的青年,不一定個個成功,能否有些幫助失敗者的政策,幫助他們在創業路上繼續堅持?

  @兩岸快樂使者:眾創空間為青年提供創業平台,並有一定的優惠舉措,應當得到大力扶持與推動。

 

  4

  記者點評

  對於青年創客來說,眾創空間最大限度地節省了創業成本,又最大限度地將創業資源聚集,形成了抱團取暖之勢。然而,創建眾創空間不能僅隨大流,盲目從之。眾創空間與創業者應該是融為一體的。眾創空間發展的好,入駐的創客在創業道路上會更加順暢;創客發展的好,對眾創空間自身價值的提高、品牌的打造也具有促進作用。

  那麼,如何打造不一樣的“鳥巢”呢?記者認為,眾創空間應該注重自己的特色和個性,形成獨特的資源渠道與盈利模式,才能長久地運營下去。比如,優家社區就立足福建的對台優勢,以社區生活的模式,為兩岸青年提供開放式的思維交流與碰撞平台,促進兩岸青年的創業合作。福建的眾創空間雖然剛剛起步,但憑借對台優勢,可以整合兩岸市場資源,提供有特色的服務,脫穎而出,吸引更多兩岸青年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