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委員掏百萬捐助民族事業 助推兩岸畲民交流
2016-03-31 10:16:27來源:福州日報
雷伙德正在整理提案。
福州新聞網3月31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李夏薇/文 池遠/攝)“我是從畲家泥土地里走出的農民。”這是市政協委員雷伙德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雷伙德出生在連江縣一個偏僻的小村落,雖然已經離開家鄉多年,但在畲鄉的田間地頭,還是會常常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牽掛畲族鄉村發展,熱心幫扶貧困學子,還致力推動兩岸少數民族交流,給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幫助。
建言獻策造福畲鄉
昨日,雷伙德再一次來到連江縣長龍鄉真茹村,當地的搬遷工作正如火如荼展開,他激動地說:“這個偏僻的畲族山村終於可以搬遷了!”為了讓村民離開大山、住上新房,雷伙德已經連續3年調研並向市政協提交提案、呼吁助推該村造福搬遷。
我市畲族群眾大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區,為了讓畲鄉群眾過上更好的生活,雷伙德幾乎走遍了全市大大小小的畲鄉,了解畲民的所急所需。通過深入調研,他撰寫了《關於在連江縣第三實驗小學開辦一個小學民族班的建議》《關於少數民族人口萬人以上縣(區)單列招收少數民族公務員的建議》《關於加大少數民族“造福工程”項目基礎設施配套資金投入的建議》等提案和社情民意。有些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他在第二年、第三年補充調研後,繼續建言,密切跟蹤每個提案的辦理落實。
雷伙德的建議契合了我市民族鄉村工作實際,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在雷伙德的呼吁下,我市首個小學少數民族班在連江縣第三實驗小學開班,少數民族“造福工程”項目基礎設施配套資金進一步加大投入,我市出台的支持少數民族發展的相關文件中,也充分吸納了雷伙德的建議,助推畲鄉各項建設。由於對民族團結的突出貢獻,2014年,雷伙德還被國務院評為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
自掏百萬捐助民族事業
“雷叔叔,我今年大學畢業了,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謝謝您幫助我完成了大學夢!”不久前,雷伙德收到了一條來自蘭秀傑的短信,他是雷伙德定向幫扶的6名畲族貧困學子之一。
“看著這些孩子能夠順利上大學,我打心眼里高興和羨慕。”雷伙德助學的背後,還有一段自己的遺憾往事。40年前,雷伙德因成績優異被推薦參加高考,當時他的家里十分貧困,10元進城考試的車費,怎麼也湊不齊,他就這樣和大學失之交臂。之後,他通過半工半讀,從福建省建築專科學校畢業,評上了高級工程師。
“如果當初有人伸出援手,一切就會不一樣,不能讓孩子們留下遺憾!”雷伙德在自己的小企業站穩腳跟後,就忙著為畲族同胞著想,呼吁大家抱團取暖、互幫互助。2009年,雷伙德組織少數民族企業家,共同成立連江縣民族經濟發展促進會。身為會長,雷伙德帶頭捐資出力,舉辦畲歌選拔賽、畲族激情文化廣場、畲族大學生獎優助學、重陽節敬老等活動,在畲鄉引起了強烈反響。
雷伙德說:“做公益不圖回報,只為心安。”作為一家小型企業的職業經理人,這些年他捐助公益、助推民族事業發展的金額累計已超百萬元。在他的感染下,越來越多企業家開始關注畲鄉、幫扶畲民。
助推兩岸畲民交流
今年“三月三”,在連江縣民族經濟發展促進會的邀請下,台灣畲族同胞將組團來到福建,兩岸畲民將攜手共度佳節。
這些年,雷伙德一直致力於推動兩岸畲族的交流。2013年8月,雷伙德帶領連江縣民族經濟發展促進會成員,應邀赴台北參加藍姓宗親會祭祖大會,兩岸的畲族宗親實現了雷、藍、盤、鍾四姓團圓,不少畲民感動得紅了眼眶。此次活動後,閩台畲族同胞的聯系更緊密了。
雷伙德說:“兩岸畲族文化相通、習俗相近,今後將繼續發揮連江縣民族經濟發展促進會的平台作用,開展民間交流活動,進一步拉近兩岸畲民距離。兩岸畲族企業之間也可資源共享、加強合作,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