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四屆海峽青年節

台灣“創客”柳智騰:扎根自貿區的互聯網“工匠”

2016-04-18 10:23:38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廈門4月16日電(記者宓盈婷 付敏 陳旺)記者見到柳智騰時,他正與同事在輕松的氛圍中商討業務。“在台灣,這樣的工作氛圍很常見,現在我來到大陸創業,希望將這種氛圍‘移植’過來,讓我的團隊帶著熱情和快樂工作,效率也會更高。”44歲的柳智騰說。

  柳智騰來自高雄,2009年在台灣創辦了一家互聯網企業,隨著基礎業務的穩定,他將目光瞄准了新的業務領域——國際金融交易系統外掛軟件開發。

  “通過自動化系統,為客戶投資交易全球市場的外匯、期貨等提供服務,我們從券商處收取傭金。只要設定好交易邏輯和條件,系統會幫客戶自動買賣交易。”柳智騰說,2015年,他的軟件平台在台灣已經擁有七八百位客戶,漸漸地,不少台灣客戶開始向大陸的親朋好友推薦這個平台。

  “由於距離比較遠,缺少面對面的溝通交流,大陸客戶普遍存在一些顧慮。”柳智騰說,一次偶然的機會,一位朋友告訴他福建自貿區正在打造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很適合他這樣的互聯網創業者,鼓勵他去試試。

  經過前期了解和准備後,柳智騰與兩位台灣朋友一起成立了廈門頂鈞軟件科技有限公司,主營業務仍然是國際金融交易軟件開發,2015年底,公司正式進駐廈門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公司一落地,就有不少客戶主動上門來洽談業務。”柳智騰說,“廈門當地的語言、氣候、飲食都和台灣很相似,所以來到這邊很適應,很快就進入了工作狀態。” 他告訴記者,自貿區提供了很多便利,比如台灣個體戶進駐青創基地無需外資備案,辦公場地第一年免租金,每個月還給我們1000元的住房補貼。

 

  柳智騰認為,兩岸的互聯網行業各具特色。台灣講究“慢工出細活”,以“工匠”的精神來打磨產品,以求帶給用戶最好的體驗。“我們根據每一位客戶的需求,前期收集大量數據,並對數據進行分析、回測,從而得出多個不同的交易邏輯供客戶參考。總之,只有盡最大努力為客戶的投資負責,客戶才會更信任我們。”他說。

  “大陸的優勢在於市場龐大,企業搶占了市場先機,就等於增加了致勝的籌碼。”柳智騰說,相比台灣客戶,大陸客戶更敢於投資,而且投資的金額更大。今年1-4月公司業績達到了200萬美元,這相當於台灣市場一年的業績。

  談到下一步的計劃,柳智騰表示,很看好大陸在互聯網及金融方面的發展潛力。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以及金融政策環境的持續開放,未來人民幣可能有更多機會走向公開交易市場,這將為我們帶來新的機遇。”柳智騰說,對於自貿區內的企業來說,擁有先行先試的優勢,未來對市場的把握也將更及時、更迅速。

  “做事業就是一步一個腳印,步子不用邁得太大。我的目標不是追求公司做到多大的規模,而是希望專注品質和服務的提升,打造一個小而美的企業。”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