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扎根平潭 全身心融入兩岸共同家園建設之中
2016-06-27 11:17:13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福州6月23日電(記者 尚昊)平潭島上,海岸線蜿蜒曲折,石頭厝於風中矗立,這里曾寂寥了千年。而今,作為大陸距離台灣本島最近的地區,平潭已成為大陸唯一的對台綜合實驗區和對台政策“新特區”,越來越多的台商跨海而來,在平潭擇枝而棲,為這片古老的土地帶來了新的活力。
本周,平潭台商協會迎來了成立三周年慶典活動,從協會創立之初的68名會員到如今的300多名會員,平潭台商由小到大,影響力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台商扎根平潭,憧憬並推進著兩岸共同家園的建設。
“平潭果真麻雀變鳳凰了”
三年前,台胞李雲輝當選平潭台商協會首任會長。本周,他再度當選這一職位。
1987年,台灣當局開放大陸探親,李雲輝的父親李登瑞懷揣“振興平潭,振興家鄉”的夢想回到平潭島。當時的平潭島是個窮地方,老爺子卻毫不在意,執意往家鄉投資,並為兩個孫子起名為李振平和李振潭。
父親去世後,李雲輝接過父親的衣缽,牢記著父親“回報家鄉”的囑咐,在平潭繼續經營發展。最近幾年,平潭島迎來了快速發展,讓李雲輝驚喜,原本的“回報家鄉”誤打誤撞,成了“大干一場”。
“平潭果真麻雀變鳳凰了。”李雲輝說。
台灣文化廣場項目建設,直航台灣的“海峽號”開通,台灣小鎮的建立……在平潭,“兩岸一日生活圈”已經形成,台商台胞自由地往返於兩岸。
李雲輝正在籌劃兩件事情:一是推進平潭台胞小區的建設,為台商台胞特別是年輕人的居住和生活解決後顧之憂;二是更多地引進台灣的文創力量,挖掘平潭豐富的旅游和文化資源。
“希望深度集聚台灣元素,建設兩岸共同家園。”李雲輝說。
“心在平潭,家在平潭”
伴隨著平潭的發展和利好政策效應的凸顯,來自台中的台商薛清德在平潭的事業已從最初的一家服裝店發展為3家公司和8個店面。
與剛到平潭時常常思念家鄉、來到海邊遠望海峽不同,薛清德已經把平潭當成了自己的家鄉。“我是台胞,也是新平潭人,已融入這里的生活。”薛清德說。
除了台商的身份外,薛清德還擔任了平潭縣政協委員和平潭政風行風監督員,每天格外忙碌。向台胞推介平潭創業就業的利好政策,幫助台胞入駐平潭,熱心公益事業,宣傳公益理念……薛清德的努力得到了認可,他本人曾被評為平潭年度“最美志願者”,並於本周當選為平潭台商協會監事長。
“心所在的地方就是家,心在平潭,家在平潭。我們願以新平潭人之名,用主人翁之思維,全身心融入共同家園建設之中。”薛清德說。
“平潭是面向未來的”
在平潭台灣小鎮,來自台灣嘉義的姑娘許琳宜熟練地洗杯、落茶、沖茶,片刻後,阿里山高山茶的芳香飄散開來,引得在場的大陸顧客陣陣稱贊。
一年前,許琳宜來到平潭,入駐澳前台灣小鎮,彼時,她還不確定自己從家鄉帶來的高山茶能否獲得大陸顧客的青睞。如今,她的心里已經有了一個清晰而肯定的答案,位於小鎮嘉義館的商店每月營業額有5萬元左右。
除此之外,許琳宜和丈夫林智遠還租下了平潭島內的8棟石頭厝,融入台灣元素和文創理念,將其改造為民宿,石頭厝民宿既保留了原生態的古朴風情,又兼具時尚創新的設計元素。在自己居住的同時,石頭厝也吸引著外來游客來此體驗居住,又為許琳宜帶來了一筆不菲的收入。
這個曾經夢想著有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女孩,和丈夫在平潭有了自己心儀的家,兩個人也在這里共同追逐著夢想。
“平潭是面向未來的。”許琳宜說,“這里很適合我們這些剛到大陸打拼的台灣年輕人,提供了很好的創業環境,希望能夠扎根這里。”許琳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