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名大學生拿到永久免費工位號牌
2016-07-28 16:17:18來源:福州晚報
營員們都有工牌。
昨日下午,在福州市人大台僑委主任張修強、中共閩侯縣委宣傳部部長林莉等領導與嘉賓的見證下,首個由海峽兩岸學子攜手共辦的兩岸大學生工藝美術創業基地在閩侯縣上街鎮正式成立。
“先行者”為
“後來者”提供精准高效服務
兩岸大學生工藝美術創業基地,設在創之源文化產業園。創之源文化產業園常務副總裁伍鈴烽,是大學生創業成功者。近幾個月來,他一直積極為兩岸大學生工藝美術創業基地籌建奔走。他說:“我們經過走出校門白手起家的創業過程,了解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需要克服問題,也了解大學生創業過程中最需要社會幫助的地方,所以我們這些‘先行者’會為‘後來者’提供服務會更精准、更有效。”
期盼兩岸學子一起“回家”創業
根雕是閩侯上街的傳統優勢行業,獨具豐厚的傳統文化和鮮明的民族特色。為促進紅木根雕行業長期穩定發展,創之源文化產業園利用“互聯網+”新理念,整合資源,為紅木根雕行業打造轉型升級新通道,將市場擴展到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
昨天,來自海峽兩岸32所大學的52名學生拿到了用香樟木制作的永久免費工位號牌。
雖然只是一塊小木牌,但是其意義非同尋常,象征著兩岸學子攜手創業。學生們領到永久免費工位號牌很高興,不少人舉著工位號牌,爭著與“兩岸大學生工藝美術創業基地”牌匾合影留念。
福建師范大學城市管理專業學生黃小員說:“工牌很有職業帶入感,是一種激勵,無論將來的我們是否創業,都要努力奮斗,讓青春無悔無憾!”
福州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學生陳雅玲告訴記者:“收到專屬於自己的創業工牌,非常高興。‘互聯網+’時代,我們要更加注重創新,希望海峽兩岸能有更多、更深入的交流合作,希望未來有一天可以與台灣的小伙伴一起用上專屬工牌。”
伴手禮寓意深遠兩岸學子快樂交流
在昨日的兩岸大學生工藝美術創業基地成立儀式上,創之源文化產業園還為兩岸學子准備了一份精致的伴手禮——雞翅木筷子。
筷子雖常見且普通,但它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個符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一根筷子容易被折斷,而更多筷子則會抱成團。一副雞翅木筷子,寓意著兩岸大學生快樂交流,友好往來,共同進步。
兩岸學子暢談創業創新
昨日的成立儀式上,借著“自由討論”環節,兩岸大學生暢談創業,通過深入溝通交流,了解兩岸在創業方面的異同。
談到創業,來自台灣的呂浩楷同學很感興趣,因為他是屏東大學企業管理系的學生,在學校學習了創業的一些相關知識。他說:“台灣的每個學校都有創新育成中心,也會舉辦創業比賽,其中有潛力的還可以得到與大企業接觸的機會。”
據了解,台灣對創業者也會有一定的經濟補貼和低息貸款,這一點和大陸相似。大陸的許多大學都設有鼓勵創業的創業谷和孵化器,學生們會先參加一些省市級或國家級的創新項目,以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開題立項,經過一到兩年,項目結題,如果項目做得好還能繼續以此參加比賽,獲得企業的投資。
呂浩楷說,和大陸媒體報道大學生創業的高熱度不同的是,台灣媒體對創業的報道還沒有形成一股風潮,台灣的群眾中也還未形成如大陸這邊的創業熱。當被問到對大陸的創業熱有什麼感想時,呂浩楷稱贊道:“第一天來的時候我就感受到了!”他說,在琅岐參觀兩岸青年交流體營地時就已深切感受到大陸對創業是十分支持的。談到未來發展,台灣同學們對大陸、對福州、對閩侯都充滿期待,“有機會一定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