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四屆海峽青年節

兩岸青年多角度設計心中的“家”

2016-07-29 15:37:30來源:福州晚報

  自從福州晚報與台灣文化中國論壇社、台灣大碩青年關懷基金會攜手,推出共建福州海峽青年交流體驗營地活動,邀約兩岸青年貢獻金點子以來,不到一周時間,組委會收到市民來稿、來信近百件,征集活動也得到榕台大學生新聞營營員的踴躍支持。他們認真整理出眾多好點子、好建議,為更好發揮海峽青年交流體驗營地的作用,貢獻自己的力量。

  多展示多體驗增進彼此了解

  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的陳超然對於營地的使用,提出了兩個建議。他認為,為了增進兩岸青年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可以在交流營地的一處展示空間內開辟一條道路,道路兩旁分別擺放或懸掛一些能代表兩岸文化的傳統工藝品和特色文化展示品,讓走過這條路的人都能對兩岸文化有進一步了解。他說:“如果營地內舉辦小吃節或者文化沙龍等,都可以在這條路上舉辦,我覺得會特別有氣氛。”

  陳超然告訴記者,他在大學校園里經常參加一些傳統工藝體驗課,如木藝體驗、手工皮具體驗等,他認為營地可以借鑒這樣的形式,讓兩岸交流的青年能夠體驗兩岸更多手工藝。他說:“體驗課可以結合福州本地的大學生文化節,讓台灣青年了解大陸的大學文化。”福州大學會計學專業的季藝軒也認為,海峽青年會展中心最大的風格應該是兩岸經典建築元素和風俗的有機融合,讓會展中心的每一處都散發著濃烈的海峽風,這樣能極大增加會展中心的吸引力,即使沒有大型展覽活動,會展中心本身也是一道風景。

  設置創業大賽為青年提供機會

  台灣政治大學的劉芸先以新加坡創業基地為范例,認為可以在體驗營內進行兩岸創業競賽,前三名的隊伍獲得創業基金和專家指導。而在整場比賽過程中,隊伍都可自由運用兩岸青年交流營地,進行競爭性或互補性的雙向溝通與討論,激盪出新的火花。福州大學的陳雯璇也建議,可以讓兩岸大學生共同組成創業團隊參加競賽,大家取長補短的同時,還可以進行兩岸創業模式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