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六屆海峽青年節

做香腸的台灣鋼琴調音師

2018-01-10 09:30:31來源:福建日報

  每一次調音,姜泰州都充滿激情又一絲不苟。

  ◀姜泰州對香腸的制作要求嚴格。

  ▲來自台灣台中的易玟(左二)剛好路過,得知姜泰州夫婦倆來自台灣,特地與他們打招呼。

  在平潭綜合實驗區翠園公園北側,有一家台灣天水小吃店,61歲的姜泰州與太太蔣燕是這家店的主人,台灣高粱酒香腸、牛肉面、肉粽是店鋪的主打產品。大多數時間,姜泰州都在店里幫忙打理。有的時候,他要外出從事一個與飲食業完全不一樣的工作——為鋼琴調音。

  調音師怎麼到平潭開起小吃店?姜泰州說:“緣分這種東西很奇怪,我這輩子都擺脫不了與平潭和鋼琴的緣分。”

  姜泰州是台灣新竹人。他與平潭結緣,是在上世紀80年代。那時候,他的父親經常跑船到平潭從事貿易,他也就跟著來了。在他的印象中,那時候的平潭還很落後。因為跑船到平潭的經歷,他在平潭有了很多朋友。平潭綜合實驗區成立後,平潭的朋友邀請他來創業。2011年,他在平潭待了一段時間,後因家事返台。2016年7月,他再次來到平潭,開了這家小吃店。

  姜泰州對食材要求很嚴。他制作的香腸主材只有3種,豬肉、腸衣與台灣高粱酒。為了口感和健康,他要求豬肉中肥肉和瘦肉的比例是三七開。為什麼不直接購買三層肉來制作香腸?“因為三層肉的肥瘦比例沒法控制,香腸的質量就無從把控。”

  “無論是做小吃,還是調鋼琴,我都堅持童叟無欺。做小吃,我堅持用健康的食材;調鋼琴,客戶無論是小朋友還是鋼琴老師,我都一樣對待,88個鍵260多根琴弦我都必須調准確。”姜泰州說。

  在經營小吃店的過程中,姜泰州還有了一個收獲,讓他在平潭也可以重操舊業。一天,一位平潭當地的客人與他聊到自己琴行的事情。姜泰州告訴這位客人他會調音。客人又驚又喜。原來,1979年,姜泰州曾在位於桃園大溪的卡瓦依鋼琴廠工作。無論是前期的生產過程,還是後期的銷售及售後服務,鋼琴的調音都是必不可少的。於是,姜泰州學會了調音,成為持證鋼琴調音師。這位平潭的客人在當地經營一家鋼琴行,苦於沒有專業的調音師,確認了姜泰州的調音水平後,他購買了一套嶄新的調音設備,邀請姜泰州為他的客戶調音。

  “平潭的發展越來越好,我正在找地方,希望能夠把小吃店搬到人多的地方。”對於未來,姜泰州充滿了信心,“平潭人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今後需要我為鋼琴調音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福建日報記者 吳恩兒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