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黃廖美淑:與漳州農業發展協同互饋
2018-01-12 10:08:55來源:福建日報
東海冷凍食品的員工在加工黃秋葵。(資料圖片)
68歲的台商黃廖美淑,是東海冷凍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最近,她正忙著把關新設備調試,還抽空遠赴越南考察芒果生產基地,為試產芒果干做准備。順利的話,這家常年以冷凍蔬菜出口為主業的台企,將在春節後,推出首款面向內銷市場的產品。黃廖美淑將這次試水,視為又一個新起點。
1991年,黃光仁與黃廖美淑夫婦將台灣農業經驗帶到漳州,成立了第一家入駐角美工業綜合開發區(現為漳州台商投資區)的台企。“當時的台灣正處於人工等要素成本高漲、產業轉移的時期。”黃廖美淑回憶說,而同緯度的漳州有著與台灣相似的自然與人文條件,故丈夫將其作為投資的不二選擇。
黃光仁首先引進了毛豆產業。那時的角美,還是個以水稻種植為主的傳統農業小鎮。“種一年毛豆的收入等於種十年水稻。”在東海的帶動下,當地農民經歷了一場關於現代農業的啟蒙,並大規模轉產,角美也迅速成為大陸重要的毛豆出口基地。鼎盛的時候,東海每年向日本出口速凍毛豆近7000噸,在日本市場占有率約十分之一,日本蔬菜批發市場速凍毛豆的每日開盤價,一度以東海的報價為基准。
2000年,黃光仁不幸去世,曾經的家庭主婦黃廖美淑接手東海食品。沒有想到,第二年,東海受農殘標准等問題影響,遭遇了創業以來最大的危機,出口量大幅下降。
“建設標准化種植基地,實行嚴格的農殘管理,引入可追溯機制,實行標准化生產。”黃廖美淑說,如今已成常態化的生產模式,在當時無異於一場農業生產流程再造。首先要做的就是教育和改變奉行經驗主義的傳統農民;其次為了影響更多從業者,黃廖美淑還與地方商檢部門合作,普及國外市場訊息、農殘標准與操作規范等。2006年,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正式實施,東海出品的毛豆符合所有農殘標准,重回日本市場。
用現代農業理念帶動一方發展、農民增收,這是黃廖美淑的初心所在。2010年,東海走出角美,在龍海市東園鎮引進黃秋葵種植。如今,東園已經成為聲名遠播的大陸黃秋葵主產區,全鎮黃秋葵種植面積超過6000畝,年產量3萬多噸。
對於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東園鎮南邊村鵝浪山農業合作社負責人甘鱺魚感觸很深:“我們發展黃秋葵,就是源自東海的帶動,只有符合出口標准,才能賣出好價格。目前合作社的黃秋葵,都能達到出口日本的標准。”甘鱺魚告訴記者,目前合作社內黃秋葵種植面積有20余畝,畝產萬斤,收購價最高可達到每公斤14元。
東海的創業故事即將走到第28個年頭,但黃廖美淑認為,這只是另一個起點。老而不休的黃廖美淑喜歡與“台二代”們探討東海的遠景。立足在地化特色,專注高端定位,開拓內銷市場,是他們的主要思路。盡管還沒有具體而全面的商業計劃,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漳台農業將有更多深度互動”。(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 通訊員 周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