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六屆海峽青年節

拳風中的兩岸武術脈源

2018-03-01 10:20:22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福州2月28日電 題:拳風中的兩岸武術脈源

  作者 林春茵 鄭松波

  氣沉丹田、吞吐浮沉、宗勁發力,台灣白鶴拳拳師們與福清市宗鶴拳武師們同台練拳。潺潺音樂中,形肖意同,兩岸一脈相承的武術源流清晰可見。

  28日正值農歷正月十三,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在福州啟幕。台中二高賴醒民白鶴拳研習會會長林耿賢率弟子跨海而來,與福清市宗鶴拳協會以拳會友,並同登兩岸民俗文化節的展演台。

  資料圖:一支台灣參演武術隊精彩展演《宗鶴拳》。 劉可耕 攝

  “鶴拳要練好,就在三戰找。”林耿賢用一句閩南諺語開講台灣白鶴拳的源流。“三戰”,是鶴拳的基本架式,盡管兩岸套路流變不同,但逋一相見福清市宗鶴拳協會會長方長玉的拳法,林耿賢就肯定一脈同源。

  林耿賢告訴記者,台灣鶴拳自福建傳入,一度非常盛行。至今留存四脈,他師承賴醒民,是台北二高張長球的第四代弟子。其余三脈則有林國仲、林德順和阿鳳師等。

  林耿賢說,如今從歐洲到東南亞,說起南拳,不少人都稱作福建拳,而因為幾位鶴拳宗師都來自於福州,在台灣說起二高拳,武師們都豎起拇指贊一聲“福州拳”。

  福清市宗鶴拳協會會長方長玉對這段武林淵源也如數家珍。他介紹,清朝道光至光緒年間,出生於福建福清的方世培開創了中國南拳拳種之一的宗鶴拳,傳入台灣則稱縱鶴拳,弟子遍布海內外。

  民國初年,方氏宗鶴拳傳人方紹翥(阿鳳)受林國仲之邀,赴台授藝,在台灣也自創一脈。自今,方世培的福清祖居仍有海內外宗鶴拳弟子前來尋根拜祖。

  林耿賢說,在日據時代,台灣不少武館被迫關停,轉入暗館傳習,但鄉村之中,將武功隱入舞獅舞龍習俗中,從未斷流,以期尋機光復台灣。“白鶴拳因沒有兵器在手,反而另辟蹊徑,雙拳可當兵器用。”

  也因此,此屆兩岸民俗文化節上的舞獅表演最令他動容。“中華武術蘊涵民族風骨,在戰爭時代展露民族氣節,在和平年代則成為兩岸同門情誼、武術文化傳承的見證。”

  在拳師身份之外,62歲的林耿賢作為建築師,身兼大台中建築師工會國際事務委員會委員。他曾參與規劃台灣月眉育樂世界、大型廠房、寺廟等,近年來也參與不少大陸旅游區規劃。

  林耿賢認為,大陸旅游業蓬勃發展,如此多名勝古跡,世界罕見,但民眾卻熱衷於往外跑,實應好好開發,不但留住本土游客,也吸引老外。

  “台灣建築業界非常關注大陸市場,在我周圍,不少建築師流露到大陸就業的意願。”林耿賢說,目前大陸出台不少吸引台灣建築師登陸執業的優惠政策,但兩岸業界之間的信任度未夠,尚處於磨合期,“需要建立更成熟、互信的制度化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