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六屆海峽青年節

閩台青年福州穿漢服持花燈歡度元宵夜

2018-03-05 10:38:43來源:中國新聞網

  閩台青年身著漢服,手持傳統花燈,行走於福州三坊七巷。 記者劉可耕 攝

  中新網福州3月2日電 (記者 劉可耕)燈火闌珊,游人如織。2日晚,正值中國傳統節日元宵佳節之夜。閩台青年身著漢服,手持傳統花燈,行走於福州三坊七巷,在元宵夜觀花燈的民眾前,展現了屬於華夏衣冠的傳統服飾之美。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福州民俗專家鄭子端稱,元宵節自古就是觀燈賞燈的節日,在福州更有年輕女子在元宵之夜著新衣結伴“轉三橋”與“走百病”的民俗。

  3月2日晚,正值中國傳統節日元宵佳節之夜。閩台青年身著漢服,手持傳統花燈,行走於福州三坊七巷,在元宵夜觀花燈的民眾前,展現了屬於華夏衣冠的傳統服飾之美。 記者劉可耕 攝

  入夜,身著漢服的青年男女,儼然成為燈海之中一道屬於傳統文化的風景線。他們一路觀燈,一路也向現場的市民及游客普及元宵節相關的歷史和民俗知識,讓傳統節日更具有傳統意味。

  人群中,幾位來自台灣的青年,他們同樣身著漢服,在福州的燈海中體會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

  首次在福州過元宵節的“90後”台灣青年劉長融告訴記者,很高興能在福州度過元宵節美妙夜晚,在台北過元宵節時,全家人往往會去看花燈展。“第一次穿著漢服,穿越於福州古巷賞花燈,這種感覺蠻好,有感受到兩岸傳統文化的一脈相承。”

  閩台青年身著漢服,手持傳統花燈,行走於福州三坊七巷歡度元宵佳節。 記者劉可耕 攝

  福建漢服天下協會會長鄭煒會認為,“今夜閩台青年歡聚福州,在福州最有傳統文化內涵的元宵節節日氛圍中,尋找屬於自己的文化血緣。”

  當晚,福州三坊七巷南後街上油紙傘、捏泥人、糖畫、剪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制作技藝展示,讓民眾尋回滿滿的兒時記憶和濃濃的年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