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姑娘謝侑真榕城戰春運
2018-03-06 11:16:55來源:福州新聞網
謝侑真(右)填交當日飛行單。
福州新聞網3月3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朱榕/文 鄭帥/攝)打卡、整理儀表、航前酒精測試、航前准備會、上機、落地……最後一趟值乘結束,還要繼續挑燈寫航後總結,才能踩著疲憊的步伐回宿舍。這是福州航空台籍乘務員謝侑真春運以來每天的日常生活,作為一名剛剛擁有3個月飛行經歷的新乘,這是她第一次參與民航春運。
“早就聽說春運是大陸地區的大遷徙,這次親身感受,還是很震撼的。”24歲的謝侑真說,春運期間,乘務員的工作愈發繁重,碰上飛行的日子,一天要值乘4趟航班,飛行七八個小時,算上航前航後的工作時間達12小時,經常是每天五六點起床,遇到延誤時,常常第二天凌晨一兩點才落地。
作為新手,每次飛航班前一天,謝侑真都有些緊張難眠,每次航前會議,她都認真准備、參與,乘務長所說的注意事項,她都默默記在心里。發生突發事件如何應急處置,撤退時如何冷靜處理,救生衣、救生筏如何使用,遇到老年旅客、無陪兒童應該怎麼做……諸如此類的乘務常識,在她的筆記本里記得密密麻麻。
上機後,迎客、安全演示、發放毛毯……每一個環節,謝侑真都牢記於心。遇到行動不便的老人、孕婦和兒童,謝侑真都會格外注意,主動幫他們搬放行李。每隔一段時間,乘務員都要巡一遍客艙,給睡覺的旅客蓋個毛毯,給看書的旅客開個服務燈,給旅客准備餐食……工作瑣碎、枯燥,卻不得停歇。
客艙就是一個小社會,聽著客艙里的南腔北調,謝侑真驚異於大陸的地域之廣和南北差異,口音、生活習慣都不一樣。“現在我可以憑口音判斷,比如愛說咋地啦的就是北方人。”謝侑真有些調皮地說。
今年除夕,謝侑真第一次沒有在家過年。父母從台灣過來團聚,陪她度過了3天,還給她同事帶來了一些伴手禮。選擇了民航業,就主動和所有的假期告別,為了他人的團聚,自己只能日夜兼程,謝侑真正在慢慢接受著這些職業光環下的“犧牲”。
來大陸工作之前,謝侑真是一名電機工程師。自一次到上海旅游後,就對大陸心生向往,“大陸現在經濟很發達,想趁著年輕過來見識、歷練一下。”看到福州航空在台灣招聘乘務員,謝侑真說服爸媽,毫不猶豫地報了名,以姣好的外形和良好素質成功“跨行”成了乘務員。
謝侑真說,從三四年前開始,赴大陸工作成為很多台灣青年的選擇,她的同學朋友很多都在大陸工作,因為大陸的薪酬較高,以工程師為例,大陸的工程師薪資是台灣的1.5倍。
雖然和家鄉隔了一道海峽,但謝侑真並沒有多少異鄉感,第一次下飛機,公司領導就給每個台籍乘務員送了一個小人偶,其他部門同事對她也是照顧有加,緩解了她的陌生和拘謹。她說,台灣和福州風俗相近,一衣帶水,目前福州機場每天都有兩三趟飛台北的航班,想家了隨時就能出發。
在謝侑真的打算里,台灣將是她最後的落腳站,但在海峽另一頭工作的日子將會成為她最閃亮的青春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