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六屆海峽青年節

129名台灣教師任職於福州地區各類高校

2018-03-28 10:46:25來源:福州新聞網

129名台灣教師任職於福州地區各類高校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台灣教師陳昭志(右)正在上課。

  福州新聞網3月2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蔣雅琛 實習生 鍾太昌 文/攝)隨著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越來越多的台灣教師選擇來到大陸任教,憑借地緣優勢,福州成為熱門地點。數據顯示,僅在福州地區,目前就有129名台灣教師任職於各類高校,數量約占全省的40%。

  這些年來,台灣老師為福州帶來了哪些改變,他們在榕城的生活是否如意,又是如何看待未來兩岸人才交流?日前,記者走訪了陽光學院、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福建工程學院、閩江學院、福建農林大學等5所高校,與多名台籍教師展開對話,傾聽他們在福州任教的故事。

  我為福州帶來“台灣經驗”

  在教室設置活動式課桌;實施翻轉課堂改革;學生無需考試,以項目進行考核……一年多來,陽光學院的種種改變與台灣老師馬彥彬息息相關。

  去年,馬彥彬受陽光學院邀請,擔任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學院院長。“我在台灣任職的學校曾經通過一系列改革實現了在台排名的快速提升。”恰逢陽光學院進行組織重建,他便借鑒台灣學校的做法,結合學院發展的特點,再配合福州教育政策的要求,推進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體系規劃和實踐基地建立等工作。

  經過一年時間,創新創業教育的成果得到學生的肯定,也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不少老師的教學方式,甚至有老師提出將電動游戲帶進課堂,增強師生互動。“很難得的是,陽光學院一直秉持著開放的態度,而且具備改革的決心,我對學校未來的發展非常有信心。”

  福州給我一個“大舞台”

  “隨著交通項目的逐步成熟,省內對運營管理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在這里我有更大的空間施展抱負。”2011年,在台灣教師呂英志的推動下,福建工程學院設立了交通運輸系;2013年,學校成立了交通運輸學院,成為省內唯一設立交通運輸一級學科的院校。目前,他正在申報全省第一個交通運輸博士點,有望在2020年實現這一目標。

  “剛到福州時,我沒有可借助的力量,是校領導帶著我們往外沖,積極把我們推薦給有關部門和企業,學院才逐步建立了關系,有了更多的合作機會。”呂英志說。

  學校給予支持,政策也有傾斜。福州市台協會會長陳奕廷表示,去年以來,福州市采取措施,積極服務在榕台灣教師,將台灣教師確定為在榕台灣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舉辦在榕台灣人才中秋座談會、台灣人才政策咨詢服務、台灣人才政策實務輔導講座等活動,還設立福州市台協會人才委員會、福州市台灣人才服務工作站,聘任2批共136名台灣人才作為專家庫成員,其中台灣教師占多數。“越來越多的台灣教師來福州就業發展,極大促進了閩台教育學術交流與合作,促進榕台經濟社會的進一步融合發展。”

  我鼓勵台灣青年來看看

  近日,閩江學院台灣教師黃俊嘉下課後來到教學樓下,掏出手機掃碼解鎖一輛共享單車,騎上它直奔教師宿舍。“學校里使用共享單車很方便,我已經用得很習慣了。”他告訴記者,近一年他感受的福州,與“印象中的大陸”並不一樣。

  與黃俊嘉抱有同樣想法的還有福建工程學院的台灣教師黃嵐鈴。在福州任教3年,她每年平安夜都會收到學生們贈送的小苹果,寓意平安幸福。“這樣的禮物讓我覺得很溫暖。”黃嵐鈴說,福州變化很快,3年來居住環境明顯改善了,而且辦事效率也有很大的提升。“從前的學歷認證必須要到人才部門去辦理,現在可以直接在網上申請,非常方便。”

  每次回台灣,和同學朋友聊起在福州的工作生活,黃嵐鈴都能感受到台灣青年來大陸工作的強烈意願。“由於種種原因,島內民眾對大陸還存在一定的誤解,我告訴他們這里有很好的機會,鼓勵他們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