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六屆海峽青年節

吾心安處是故鄉——台灣青年陳濂豐的創業故事

2018-04-19 11:41:09來源:福建日報

1.jpg

  在生富農場,陳濂豐每天都會察看茶葉長勢。

  西進大陸發展

  “台灣是我的出生成長地,永福則是我事業發展的地方,是我的第二故鄉。”80後台灣青年陳濂豐說,自從來到漳平市永福鎮後,感覺發展空間大了許多。而這一切都源於當初西進大陸的決定。

  陳濂豐出生在南投一個制茶世家。從小耳濡目染,加上用心學習鑽研,二十出頭就已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制茶能手,經常在斗茶大賽中獲得佳績。2005年,父親陳建富到龍岩漳平創業後,將台灣茶園交給他打理,陳濂豐做得順風順水。

  然而,一場“食安”風波讓他的事業陷入瓶頸。2015年,台灣爆發“毒茶葉”事件,島內多家茶葉連鎖店的茶葉被檢測出殺蟲劑等農藥殘留,一時間民眾“談茶色變”。盡管自家茶葉質量過硬,但是受到大環境沖擊,他的生意一落千丈。而此時,父親在漳平的事業越做越大,公司人手不夠,希望他過來幫忙。

  2015年8月19日,陳濂豐懷著對“大陸阿里山”的憧憬,攜妻帶子來到漳平台創園,他把這一天記在了本子里。到永福後,陳濂豐當好父親的幫手,用台灣農業的精致化管理模式將農場打理得井井有條。

  看好茶飲市場

  擁有一身制茶好本領的陳濂豐,在永福迎來了廣闊天地。

  “在台灣,茶農一般就種兩三畝茶,有本事也施展不開。而在永福,最小的台農茶場也有300多畝,發展機會和空間大多了。”陳濂豐說。

  在生富農場,父子倆各展所長,分工明確:父親負責茶園管理與維護,陳濂豐負責做青、炒青、烘焙等制茶環節。“父子档”強強聯手,事業蒸蒸日上。

  在茶葉店的一面牆上,掛著三塊牌匾,分別是“漳平秋季茶王賽茶王”“漳平春季茶王賽茶王”“海峽茶會茶王賽茶王”。這幾年,陳濂豐經常參加斗茶賽,這些佳績均出自他的手。

  當個優秀制茶師,只是陳濂豐的第一步,進軍茶飲市場才是最終目標。“我已經注冊了新公司,正在申請‘御山晨露’商標,以後要做大自己的茶飲品牌。”陳濂豐認為,大陸現制飲品行業未來的市場空間有望超千億元,其中茶飲店的增長勢頭最快。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一泡小包裝茶的茶葉量約為8克,可以做成一杯700毫升的茶飲,市價在10到15元。而500克普通烏龍茶,走傳統銷售渠道,一般就賣300元。如果把這500克茶改做茶飲,可以制成62杯700毫升的茶飲,按一杯12元算,可以賣700多元,收益翻了一番多。

  “茶飲是未來趨勢,它迎合了大眾口味和年輕人快速消費、品質消費的特點。要想做好茶飲,前提是茶葉品質和貨源有保障,這恰恰是我們的優勢,背靠永福高山茶產區,產量、品質和貨源都讓人放心。”陳濂豐說。

  日子充實快樂

  “早上送孩子上學、去幼兒園,上午陪父親到茶園學手藝,下午跟老師傅切磋制茶技藝。到晚上,我會約上幾個朋友一起喝茶,交流心得和管理經驗。”把永福看作第二故鄉的陳濂豐很享受現在的狀態。

  來永福前陳濂豐有一個不小的煩惱,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陳濂豐說,一是擔心找不到合適的學校,二是擔心孩子轉學過來不適應。

  “優先保證台商子女就讀最好的學校。”得知陳濂豐的顧慮後,漳平台創園管委會很快作出答復,並派專人負責落實。如今,老大老二都已經順利就讀永福中心小學,小女兒也進了家門口的幼兒園。“真是太感謝了!”說起當地政府的支持和幫忙,陳濂豐連連點贊。

  這兩年,漳平台創園為推進台灣青年創業創新,組織開辦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研習班”等學習培訓,陳濂豐總是積極報名。“創業者要跟上市場腳步,學習一刻不能停。”

  “我喜歡這里的氣候和環境,還有淳朴的民風。”陳濂豐說,來到永福後,他與村民關系融洽,誰家有喜事都會請他,“村民把我們當作自家人,親得很”。(福建日報記者 劉深魁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