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泰禾杯•海峽兩岸好文章”征文初評結束
2018-04-19 11:42:01來源:福州新聞網
福州新聞網4月19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謝薇)由福州日報、福州市教育局、台灣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聯合主辦,泰禾集團獨家冠名的第四屆“泰禾杯·海峽兩岸好文章”青少年征文活動第一輪評審結束,評委從1.3萬余篇作品中選出1405篇(小學組911篇、初中組320篇、高中組174篇)進入下一輪評審。
“通過此次征文,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在細心的尋‘寶’過程中收獲了屬於自己的至真人生寶藏——家風美德。”評委們認為,入選的佳作,不僅僅寫出了“傳家寶”的貴重價值,更寫出了寶貝背後的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讓兩岸青少年思考屬於自己的家文化,通過講述家族傳承故事,展現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那些原本深深扎根在家人言行舉止和為人處世中的家風美德,勾起了大家最細微、最溫暖的情愫,化作最真摯的文字撲面而來。”評委們表示,有的作品通過描寫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展示“習慣之寶”;有的描寫良好的“家風家訓”,講述“精神之寶”;有的梳理傳承脈絡,演繹家族故事,通過觸摸“家中之寶”,書寫“心中之寶”……
據介紹,小學組的征文重點在寫好事情,在敘事的基礎上提煉精神內涵,故事為主、道理感受為輔。孩子們通過一個故事,體現一種精神,一種習慣。其中,也有個別孩子文采較為突出,用散文的形式書寫“傳家寶”,讓評委一品再品,會心頷首。
初中組的作品以生動的敘事為基礎,將“傳家寶”背後的傳奇故事濃墨重彩地精心演繹,記敘中或穿插抒情議論,或充滿哲理遐思,感恩情懷。高中組的作品不僅萃取出“傳家寶”的精華,更表達了對先輩們的追憶與報答,對後代的希冀和叮囑。部分佳作還能將家族命運放在大時代的背景中,以小見大,讓“傳家寶”展示出中華美好文化的傳承,選材和立意都注重獨特性,能做到不落窠臼。
而未入選的文章,一般存在選材雷同、中心立意平庸、文字表達能力也一般等問題。有的單純炫耀家中的寶物,僅停留在價格上;有的把文章寫成一篇普通的撰物文;有的構思相似卻無真情流露,令人興趣索然;有的物件未傳三代,還沒“到手”就將之視為“傳家寶”,不少內容和細節不是來自真實生活,而是千篇一律的模仿。
為此,評委們建議今後大家寫征文時,首先要學會選擇、提煉有代表性情節,就是抓住生動、新穎、能揭示生活深刻意義的人和事;其次,要“抓住情境”,在文章中著重渲染具體生動的情景、狀況;再次,要學會“以小見大”,挖掘深遠的含義,取材雖然是身邊的一些小事,但生發出的意義應是深遠的;另外,行文還應注意結構安排,學會線索貫穿,兼顧到開頭引入、渲染、鋪墊;最後,若能用“回顧之筆,兜裹全篇”,首尾一體,渾然天成,文章則更上乘。
目前,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進入復評的征文名單已開辟專欄展示,大家可關注並進入“福州日報教育新時空”微信公眾號“泰禾好文章”菜單查看。台灣地區的征文評選已結束,將於近期公布,敬請廣大讀者關注本報和“福州日報教育新時空”微信公眾號的相關報道,實時了解征文評選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