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六屆海峽青年節

福州加快企業數字化升級步伐 千億級產業這樣鍛造

2018-04-20 16:55:21來源:福州新聞網

福州加快企業數字化升級步伐 千億級產業這樣鍛造

  星網銳捷研發人員對產品進行測試。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新聞網4月19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蔣雅琛)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去年,福州不斷夯實數字經濟產業基礎,加快企業數字化升級步伐,打造數據驅動新生態,全年電子信息制造業總產值達1246億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實現軟件業務收入1175億元。

  騰“雲”駕“物” 奔跑加速

  大數據是數字經濟的關鍵生產要素,也是驅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核心動能。

  在濱海新城,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作為“數字福建”戰略的重要承載基地,目前已吸引了154家企業在此落地,注冊總資本達205億元。“去年以來,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國家國土資源大數據應用中心、國家旅游大數據福州分中心等一批國字號項目落戶產業園,帶動了相關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市大數據辦相關負責人說。

  物聯網是數字轉型的重要基礎。在福州經濟開發區,物聯網產業作為“1號工程”蓬勃發展:中國(福州)物聯網產業孵化中心開工建設,全國首家物聯網開放實驗室揭牌運營,全球最大規模窄帶物聯網智慧水務商用項目進展順利,福州物聯網產業促進中心投入使用……去年,馬尾區物聯網企業總數達104家,物聯網產業產值達62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2.3%。

  取長補短 夯實基礎

  福州“數字軍團”,個個都是精兵強將,他們的加入為電子信息產業補短板提速增效。

  2年前,福州還在為電子信息產業“少屏”而苦惱。如今,京東方第8.5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已實現量產,這座“超級工廠”的出現,不僅填補了福州電子信息產業的短板,還帶來了10余家配套企業、超80億元的配套項目投資。其中,東旭光電就是受到京東方的強大磁場的吸引落地福清的。東旭光電8.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產線去年建成投產,完善了國內平板顯示產業鏈,填補了國內產業空白。“新型顯示產業的‘填屏’進程,為我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去年我市百億企業華映光電、龍頭企業星網銳捷等也充分發揮行業引領作用,新增產值均超10億元;高意光學、阿石創新材料、新三捷光電、睿能科技等一批新興企業率先開拓新市場,目前已進入高速成長階段,產值增速都在30%以上。“在這些企業的助力下,福州的電子信息產業基礎進一步夯實。”上述負責人說。

  “兩化”融合 數字驅動

  近年來,隨著信息化、工業化“兩化”融合深入推進,福州的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有了倍增器,“福州制造”正加快向“福州智造”轉型提升。

  2013年至今,東南汽車在“兩化”融合領域投入約9000萬元,陸續導入了ERP系統、PLM系統、LES系統等大型管理軟件,信息化系統覆蓋了研發、采購、生產、銷售、財務、人事等企業所有的業務場景。利用系統分析,數據更全面,管理更高效,決策更精准。東南汽車對“智造”的探索,也讓它在去年被國家工信部評為“兩化融合貫標示范單位”。

  東南汽車是福州工業“制造”轉向“智造”的一個縮影和示范。由點及面,福州積極推進“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工作,努力使試點企業能夠覆蓋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企業。據悉,2017年福州市列入省級“兩化”融合重點項目共計118項,覆蓋電子、紡織、汽車、機械、材料等多個行業,總投363.3億元,2017年累計完成投資143.4億元,年新增產值146.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