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六屆海峽青年節

“惠台31條”讓台灣人才項目熱起來

2018-04-26 14:46:15來源:福建日報

  海峽兩岸人工智能與光電產業人才項目合作對接會近日在福州舉行,60名來自台灣人工智能與光電產業領域的專業人才,與我省200多家企事業單位的代表展開洽談對接。

  “我們公司生產醫療車體,需要你們的核心技術,咱們好好談談。”福建施可瑞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揭業和的一席話,道出了他們對台灣技術和人才的渴求。

  “我們也一直在尋找合伙人,希望攜手開拓大陸的智慧醫療市場。”台灣喜福會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宗達答復說。

  這是對接會上的一個場景。經過洽談,雙方圍繞台灣智慧醫療機器人、照護機器人等達成了合作意向。

  大陸“31條惠台措施”出台以來,台灣各界持續高度關注。對接會上,“31條惠台措施”成為台灣人才口中的熱詞。“最令我們振奮的是,大陸允許台灣企業參與‘中國制造2025’,支持台商投資設立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企業。”台灣中華海峽兩岸企業交流協會理事長陳堂立說。

  在現場,不少台灣專才被省內企業代表圍住,了解項目情況、洽談合作意向。“紅燈亮,彩燈亮,熄燈。”在台灣修平科技大學展板前,林振漢教授正在演示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應用創意教學平台,隨著他一聲令下,手機APP開始自主傳送指令,面前的LED植物燈不停變幻著色彩。“用我開發的軟件,加上這個硬件組裝,短時間內我就做了多個物聯網裝置。”林振漢說,這套平台簡單好學,特別適合學生進行創意開發和教學。目前,林振漢已經與福建工程學院、閩南師范大學、廈門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等達成合作意向。

  光電產業也是對接會上的亮點之一。陳宗達是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台中廠的經理,此次他帶來的是太陽能光伏發電量AI預測項目。“我們使用氣象預報資料,采用大數據的建模方法,建立預測模型,通過接入實際的海量光伏發電數據,以人工智能預測太陽光伏發電量,最終達成效益最大化。”陳宗達現場與福建工程學院達成了合作意向,未來雙方將就教學、應用等展開合作。

  除了多種前沿的智能機器人項目外,農業智能化項目也引起省內企業的興趣。福州一家農業企業負責人王先生,對台灣專才彭宗潁帶來的大棚農作物環境監測系統很感興趣。彭宗潁介紹,該系統全天候對溫室大棚內的溫度、濕度信號以及光照、土壤溫度、土壤含水量等參數進行實時采集,然後通過雲端將數據上傳到手機,管理者只要輕輕一點手機,就可以打開噴水系統,或者開關卷簾、換氣扇等。“這套系統運用AI技術和雲端大數據,可應用於農作物種植、水產養殖和智能工廠等領域。”王先生說,公司新建了一批蔬菜大棚,正打算引進這樣的監測系統。

  “智慧農漁業不是將傳統農業棄之不管,而是整合產業資源,推進農業智慧化、信息化、現代化,讓傳統農漁業脫胎換骨,煥發新的生機。”台灣振禾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瑞坤說,閩台攜手發展智慧農漁業大有可為。(記者 劉深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