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自貿片區來了台籍招商專員 助力閩台合作
2018-05-16 09:40:39來源:福建日報
編者按:今年4月21日,福建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三周年。三年來,福州片區、廈門片區、平潭片區充分利用各自優勢,積極作為,各展所長,在管理模式、管理體制、管理理念方面等不斷探索、改革,並及時復制、推廣創新成果,築巢引鳳成效顯著,對台合作可圈可點。請看記者發自自貿試驗區的報道。
“每天除了上網查資訊外,我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打電話,尋找適合落戶福州自貿片區的項目。”近日,在福州自貿片區管委會的辦公樓內,黃國政一邊忙公務一邊對記者說。
來自台北的黃國政在大陸已經打拼了10多年,不僅家安在了大陸,事業的發展軌跡更是與大陸密不可分。去年9月,他被福州自貿片區聘為招商中心主任,負責片區內各項招商事宜。在他看來,與台灣一水之隔的福州不僅美麗宜居、活力無限,也充滿了機遇。
感受同等待遇
在江陰港,記者看到車輛在口岸繁忙穿梭,寬敞的進口汽車展廳里,一排排高档進口汽車整齊排列。這里是黃國政與福州自貿片區的結緣之地。
“2015年,我第一次來福州,就是到江陰港考察整車進口項目,對福州自貿片區良好的營商環境印象深刻。”在擔任招商專員之前,黃國政曾在大陸其他城市從事平行貿易進口車業務。當得知福州自貿片區的招聘信息後,他立即報了名。
彼時,福州自貿片區正根據自身定位,著力打造整車進口、跨境電商、現代物流、物聯網等新型業態,並發揮對台優勢,深化榕台經濟合作。“黃國政既有運營大項目的經驗,又是台灣人,更能從台商的角度體察台商需求,發揮福州自貿片區在對台合作方面的優勢。”談起招聘這位台籍招商專員的初衷,福州自貿片區管委會副主任梁勇如是說。
在福州自貿片區工作、生活,黃國政最大的感觸是自己與其他同事一樣,不僅有施展抱負的平台,更享受了應有的待遇。“福州自貿片區管委會為我辦理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五險’,解除了我的後顧之憂。”黃國政告訴記者,過去生病他需要自己負擔醫療費,如今可以用醫保卡就近看病,並享受醫療費報銷的待遇。“現在管委會正在幫我辦理住房公積金,這讓我心里暖暖的。”黃國政說,他深深感受到大陸對台胞的真心實意,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台胞來大陸創業、學習、生活。
助力閩台合作
上任初期,黃國政將精力集中在江陰港的整車進口業務方面。為了擴大江陰口岸整車進口流量,黃國政陸續引進了國機、中藝、濱海世盛等一批知名汽車企業,合力開展平行汽車進口業務。
“這個項目我比較了解,而且這幾年江陰港整車進口項目快速發展。去年進口整車10049輛,同比增長21%。”黃國政坦言,當前台灣在整車進口、跨境電商等方面都不如大陸,在尋找涉台項目時,他現在更關注符合福州自貿片區定位、台商也有優勢的高科技項目。
近年來,在福州自貿片區,兩岸先進制造業的合作不斷深入。據梁勇介紹,該片區內設置了兩岸高端材料研發合作中心,引進15名台灣科研人才,成功研發大陸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菌超薄玻璃;同時,新大陸公司攜手台灣科研機構,研發了全球首枚二維碼解碼芯片;此外,該片區還建設了兩岸物聯網應用示范中心、兩岸智慧城市研發中心暨中試基地,推動兩岸物聯網產業合作。
“目前,我們正在與一家台灣醫美企業商談,它主要從事整形醫療器材制造,希望以此推進兩岸醫療科技領域的合作。”黃國政說,“31條惠台措施”提出,台資企業參與“中國制造2025”行動計劃適用與大陸企業同等政策,支持台商來大陸投資設立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企業並設立區域總部和研發設計中心,相應享受稅收、投資等相關支持政策,這對台灣高新企業來說是一大機遇,而福州自貿片區加快發展也急需引進高新科技人才和企業,閩台高新技術產業交流合作前景可期。
傾聽台商心聲
前一段時間,黃國政休假回台灣祭祖、探望親人。他說,島內的朋友談論最多的就是大陸惠台措施和如何到大陸投資。
“作為招商中心主任,我對這些問題非常關注,希望多聽聽他們的心聲,完善片區的營商環境。”黃國政告訴記者,不少台商非常關注福建啟動的“台商台胞服務年”活動及廈門的“60條惠台措施”等,“大家都希望能把握商機”。
政策引領,帶動投資風向。“大陸對台灣影視業放寬限制,備受台灣業者關注。”黃國政透露,目前島內影視業者已向福州自貿片區伸出橄欖枝,希望能入駐合作,在福州開展影視業營銷,甚至參與綜藝節目、影視劇制作等,未來相信在政策的引領帶動下,會有更多相關項目落地。
據統計,自2015年4月掛牌成立以來,福州自貿片區已在醫療、人力資源、對台旅游、文創等17個服務貿易領域向台資開放,共有海峽聯合骨科醫院、台灣耀鼎人才中介、台灣钜太文旅等300多項台資服務業項目落地;新增台資企業382戶,注冊資本33億元,分別占全市總數量的52.11%、54.8%。此外,還有144家台灣個體工商戶落戶區內。
“隨著改革紅利的持續釋放,相信福州自貿片區對台資的窪地效應將日益突顯。”黃國政說。(記者 吳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