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台胞:從一座島至另一座島創業
2018-06-06 10:09:2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福州6月5日電 題:平潭台胞:從一座島至另一座島創業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周末過後,福建平潭島從游客小高峰的喧鬧恢復平靜。該島北港村的民宿,客人多已離去。廖哲緯坐在民宿前院的咖啡廳,和前幾日的忙碌相比有些閒來無事。屋外的海峽對岸,是他選擇暫時告別的家鄉台北。
近日,由北京市台聯主辦的“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兩岸媒體行調研活動”一行,探訪仍處集中建設的平潭。圖為北港村,原為海島上的一處普通漁村,現已被兩岸青年團隊打造成聚落文化的創業項目,年輕人們將舊石屋改造成休閒民宿、咖啡廳,拉動當地經濟的同時亦保護古村古建。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2011年,國務院批復成立平潭綜合實驗區;2015年,福建自貿試驗區平潭片區正式揭牌。至此,這座大陸距離台灣最近的海島迎來了一批批新老台胞進駐。
特殊的地理位置、惠及台胞的政策紅利、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由北京市台聯主辦的“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兩岸媒體行調研活動”一行,近日探訪仍在集中建設的平潭。記者采訪中看到,已有愈來愈多的老台商、新台青赴海島創業。
廖哲緯加入北港村的民宿項目剛剛半年。這個名叫“石頭會唱歌”、兩岸青年各占一半的創業團隊,2016年以10年租約將平潭海邊的一戶石屋攬下,做民宿、開咖啡屋,還進行古村古建保護,再廣而告之、呼朋引客。
廖哲緯此前在台北的外企工作,2017年在朋友的介紹下參與項目。他戲稱,這是從“辦公室白領”到“挽袖子下地”的轉變。
據其介紹,北港村目前的台灣團隊逐漸形成了聚落,旅游高峰期客人如織,拉動經濟的同時也推廣在地文化。創業團隊計劃將民宿與古村保護相結合的模式,推廣到沿海的更多地方。同時,他也期待更多的台灣人跨過海峽,到平潭創業。
近日,由北京市台聯主辦的“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兩岸媒體行調研活動”一行,探訪仍處集中建設的平潭。圖為北港村“石頭會唱歌”創業團隊中的台灣成員廖哲緯。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平潭台灣創業園在2016年成為國務院頒布的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之一,島上有不少像“石頭會唱歌”這樣以年輕人主導的團隊。位於海島中部的該創業園區占地8.6萬平方米,新穎的企業名、現代化的辦公場所讓這座古老的海島充滿年輕氣息。
2016年由深圳搬入基地的宗仁科技,是台灣企業家陳孟邦創立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該公司現有員工40人,今年的產值預估在4000萬元人民幣左右,兩項數字都是剛入駐時的4倍以上,產品遠銷大陸多地及台港澳地區,是創業園中最具規模和實力的企業之一。
公司營運經理仲維續說,陳孟邦在2002年隨台積電到大陸,此後長期在廣東沿海工作。宗仁科技目前擁有半導體設計的核心技術,消費類電子產品成本遠低於行業水平,加上陳孟邦將台積電先進的管理經驗帶入團隊,讓這家新創企業成長迅速。
仲維續坦言,半導體行業涉及設計、測試、封裝等多個環節,目前宗仁科技還只能完成其中一部分,期待未來能在平潭打造全產業鏈。
據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工作人員介紹,平潭當前著力於打造中高端科技類企業和文創產業基地。對於台青的個人補貼和台資企業的資金扶持,是吸引“登島”的最關鍵因素;如何把他們長期留在島上,是今後亟待解決的問題。對台灣創業者而言,最重要的是相關產業的配套措施完備。目前各方面工作皆已掛靠管委會各部門,建設、對接進度正逐步加快。
在平潭規劃館的沙盤上,正在興建的跨海大橋、連片樓盤,加上待開業的商業場所、娛樂區域,已能逐一看清未來數年後的模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