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青年博士團在馬尾考察
2018-06-11 10:23:18來源:福州新聞網
考察隊走進船政格致園船政衙門。
福州新聞網6月9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劉玉純 管澍/文 楊勇/攝)昨日上午,在參觀完“必由之路——福建船政與近現代中國改革開放”展後,船政文化兩岸青年博士考察隊隨即赴馬尾船政格致園,參觀考察了船政衙門、前學堂、官廳池等船政史跡地。
考察隊一行來到前學堂時,恰逢這里舉辦“船政文化對台灣現代化影響”的主題展覽,引發了兩岸學者的熱烈討論。來自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的博士生謝瑞齡說:“過去我們在課本上就讀過‘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率領福建水師赴台驅日的歷史故事。今天的這個展覽全方位地介紹了沈葆楨如何帶領台灣從封閉走向開放,推動台灣走上近代化道路。這個展覽給我們研究船政文化與台灣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
生長於基隆,目前在台北城市科技大學擔任講師的韓吉元博士在看到“沈葆楨主張加快開發台灣煤礦”的圖文展示時深有感觸。他說:“基隆煤礦在幾任船政大臣的努力下,曾一度成為中國近代最大、最早采用機械采煤的煤礦,這對台灣的工業化發展和基隆港的港口發展都意義深遠。”
韓吉元說,任何一個船政文化都離不開港口的建設,“船政文化對台灣現代化影響”展覽讓他在思索基隆港的發展與轉型時很有啟發,希望過去的采煤挖金等歷史遺跡能夠更好地保存下來,成為基隆港今後的重要旅游景點,“先吸睛才能吸金,基隆港的發展與歷史文化分不開。”
昨天,參加船政文化考察的兩岸青年博士初步形成共識:船政文化是座富礦,深入挖掘、研究、弘揚船政文化,是可以為今天的建設發揮積極作用,要投入更多精力研究船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