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台創園:為台農轉型護航
2018-06-27 09:41:12來源:福建日報
漳州三本肥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建中(左)在查看產品包裝生產線。
近日,與家人短暫團聚後,詹畯澤便從台灣老家趕回漳浦蜜原生態農場。讓他放心不下的,是農場中遍植的千畝高優果樹。蜜原生態農場落戶漳浦台灣農民創業園(以下簡稱“台創園”),已十年有余。詹畯澤將今年視為農場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繼投用水果冰品加工車間後,他計劃引入休閒觀光元素,以豐富生態農場的業態。
作為大陸首批設立的兩個台創園之一,漳浦台創園創立於2006年。歷經十余年發展,園區累計引進台資農企287家、台灣農業優良品種200多個,推廣種養面積約占全縣農業種養面積的五分之二。
重塑現代農業形態
和詹畯澤一樣,尋求轉型升級,正成為眼下台農們的共識。
曾茂彬一家是島內傘業大戶。1989年,曾茂彬與兒子曾長松、曾長熙組成“父子兵”,來到漳浦投資興業。近三十年間,他們的公司成長為漳浦本土有名的家族企業,業務涉及傘業、帽業。但曾茂彬心中一直有個農業夢。為此,他於1999年創辦漳州利農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主要進行固態有機肥的生產。但囿於彼時市場普及度不足,有機肥業務踟躕不前。
最近,曾長熙有意延續父親的心願。“傳統制造業進入調整期,人工成本優勢不再顯著,台商大都在尋求轉型升級。在鄉村振興的政策背景下,以多產融合為特征的現代農業大有可為。”利農生物公司經理楊騰緯說,去年開始,他們相繼引種百畝紅心芭樂、紅心火龍果等台灣高優水果,並希望以此為起點,發展休閒農業。
“台創園台資農企雖多,但業態相對單一,產業層次較低。”漳浦台創園管委會主任陳鴻輝說,多產融合正成為台創園內台資農業企業謀求轉型的主要方向。但他們的困惑在於,漳浦農業基礎有余,產業融合經驗不足。
助力台農轉型,培育產業融合生態圈,漳浦台創園正在努力。正在建設中的海峽花木小鎮,將成為踐行這一產業發展理念的載體。“我們將以漳州百里花卉走廊的花木產業為基礎,結合周邊山水資源,打造一個集花木生產、集散交易、花卉博覽、花園生態溫泉度假、科研會務培訓、花木休閒旅游、花木文創為一體的主題小鎮。”漳浦台創園黨委書記楊海峰說,未來將借助花卉小鎮帶來的人流、資金流等優勢,引導台創園內的農企發展休閒民宿、觀光旅游等多元業態,並以此為平台培育產業集群。
漳州三本肥料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建中,是漳浦台創園管委會的台胞副主任。對於台農轉型,他同樣有所思考。陳建中的計劃,是借助今年下半年在當地舉行的兩岸花博會,邀請兩岸休閒農業專家,以講座、論壇的形式共話傳統農業轉型議題。
做強傳統優勢產業
最近,台商黃瑞寶正忙著與同行接洽,共商蘭花新品種維權事宜。
去年5月,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花卉園藝展覽會上,黃瑞寶的蝴蝶蘭企業钜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兩家友商,向兩岸蝴蝶蘭從業者發出維權倡議,以30萬元啟動資金成立品種維權基金,共同推進蝴蝶蘭新品種維權。
2005年,黃瑞寶進駐漳浦台創園,並引進台灣蝴蝶蘭項目,成為大陸少數從事蝴蝶蘭育種的企業之一。2010年,在他的牽頭努力下,蝴蝶蘭得以進入第八批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名錄。如今,黃瑞寶及其公司擁有超過3000個蝴蝶蘭創新品種,其中23個獲得農業部植物新品種授權,數量在大陸同行中名列前茅。
“漳浦台創園已駛入發展快車道,形成了以花卉、果蔬、茶葉、漁業、農產品加工等為主導的產業格局。”楊海峰說,以漳浦蝴蝶蘭產業為例,歷經十數年精耕細作,該產業已成長為大陸具有代表性的產業集群。雜交育種、組培擴繁、種苗培育、催花技術、成品花營銷,產業鏈日趨成熟,年產蝴蝶蘭苗約4000萬株,總產值近5億元,是全球主要蝴蝶蘭苗及成品花的供應基地。同時,當地蝴蝶蘭業者也試圖在業內謀求更多話語權,引導行業走向良性發展。
對於這一優勢產業,漳浦台創園的下一步計劃是,引導產業提質增效,進一步做大做強。規劃建設中的閩台蘭花產業園,是這一理念走向實踐的最新嘗試。“項目計劃總投資4.5億元,將建成國家級蝴蝶蘭種質資源中心、蝴蝶蘭新品種研發與測試中心、閩台蘭花業者交流合作中心。”陳鴻輝表示,不少台資蝴蝶蘭企業有意入駐其中。
高優水果,同樣是漳浦台創園的優勢產業。如今市場上走俏的樹葡萄、黃金百香果、紅心火龍果等水果新品種,正是由漳浦台創園引進,並推向市場的。對此,漳浦台創園還有更長遠的規劃。“我們新設立了閩台高優水果苗木科研基地,下一步將協助構建基地品牌,打造高優水果采摘園,結合台灣精品休閒農業理念,發展集休閒、觀光、親子、采摘於一體的綜合果園。”陳鴻輝說。
優化閩台合作機制
炎炎夏日,漳州三本肥料工業有限公司的車間仍是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初,三本公司剛剛投用了全新的復合全營養微生物液體肥車間,新增近10萬噸年產能。而新車間的主要用途,便是與台灣知名生物肥企業味丹集團合作開發新產品。如果進展順利的話,味丹還將正式入駐漳浦台創園,進一步豐富當地生態農業版圖。而前者,還正致力於研發針對土壤重金屬超標的修復技術。
味丹與漳浦台創園的合作,源自陳建中的爭取。陳建中一家三代致力於捐資助學、回饋桑梓的故事,早在當地傳為佳話。去年開始,陳建中被聘為漳浦台創園管委會副主任,是繼黃瑞寶後的第二任台胞副主任。通過招商引資,讓更多台資農企入駐台創園,推動閩台農業深度合作,是陳建中上任後的頭等大事。除了味丹,陳建中正與島內有機肥龍頭企業福壽實業對接。
作為閩台農業交流合作的一個窗口,漳浦台創園還探索出了不少有益的經驗和做法,設立於2013年的海峽兩岸新型農民交流培訓基地就是其中之一。“我們以交流培訓基地為平台,立足漳州、面向海峽兩岸招收學員。”楊海峰表示,來自福建農林大學、閩南師范大學、台灣屏東科技大學、台灣農訓協會等機構的數十名兩岸農業領域專家,共同組成了培訓基地的師資庫,“每期培訓班邀請兩岸農業專家授課,安排學員到台資農業企業教學實訓,並組織學員赴台考察學習,加快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管理模式和經營理念的推廣運用,促進兩岸農業產業深度對接”。2017年,該基地就推出了茶業培訓班、少數民族村致富帶頭人培訓班、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培訓班、現代農業示范園培訓班、花卉產業培訓班等精品課程。
“2018年,為提高培訓實效,我們遴選了一到兩個學員創業點作為重點扶持對象,引導其成為典型對台交流企業。”楊海峰說,與此同時,打造漳台青年農民眾創空間也在推進之中。(記者 張輝 通訊員 洪錦城 薛敏靈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