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珠寶商人劉庭皓:寶島傳承家業 寶地做大企業
2018-08-07 08:36:09來源:福州新聞網
劉庭皓(右)在工作中。
福州日報見習記者 葉欣童 記者 謝星星 文/攝
在福州索佳藝台創基地,有一家成立4個月的珠寶設計公司,老板劉庭皓來自台灣。創建公司1個多月,劉庭皓就帶隊到海交會參展,珠寶展品備受關注。昨日,記者走進這家竹安珠寶藝術設計公司,聆聽劉庭皓的創業故事。
走進公司,只見展櫃內擺放的珠寶琳琅滿目,設計精巧,光彩奪人。“我們家在台灣做珠寶生意,從小耳濡目染,我對這行很有興趣。”劉庭皓告訴記者,2006年他接手家里的銀樓,從前台一步一步做到高層管理人員。這幾年,公司常常和北京、上海、香港的企業交流合作,在各地開辦珠寶展,在業內也算小有名氣。
“久而久之,我很想創辦一家屬於自己的珠寶設計公司。”劉庭皓說,這幾年和大陸交流,讓他感受到大陸市場很大,但同類型企業也很多,要想在大陸辦公司必須選一個好的落腳點。
公司之所以最終落地福州,劉庭皓坦言,是“經過了層層抉擇”。“我們做了很多市場調研,一開始想選在北上廣地區,但考慮到市場競爭激烈、交通運輸成本高昂等因素,最後還是把目光放到了離台灣最近的福州。”劉庭皓說,在選址期間,不少台商朋友推薦了福州,這堅定了他的信心。就這樣,今年4月底,竹安珠寶藝術設計公司入駐福州索佳藝台創基地。
“福州真是塊寶地,我們的選擇沒有錯。”劉庭皓告訴記者,公司一入駐,基地就給公司提供很大幫助。“在基地負責人的牽線搭橋下,我們一落地就有機會參加‘5·18’這個盛會。”劉庭皓說,雖然准備時間較為倉促,但整個過程非常順利,展品得到眾多市民喜愛,公司的知名度也由此打響。
“珠寶業最看重的是信任,這也是這行的立身之本。”劉庭皓說,能參與展會,說明公司得到政府和行業的支持和認可,這讓公司品牌價值大大提升。在基地的幫助下,公司還常常和其他企業交流學習,快速融入福州市場。
“公司落地福州的時間不長,但我感受到了福州對台灣青年創業的支持力度,再加上最近福建省出台了進一步促進閩台交流合作的66條措施,讓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劉庭皓表示,現在公司主要還是采用台灣本土工藝進行珠寶加工,他們也在尋找大陸市場上的能工巧匠,希望能將台灣的工藝與大陸的技藝相結合,迸發出藝術火花。
對於即將到來的第六屆海峽青年節,劉庭皓說,很希望台灣青年們多到福州走一走,了解大陸市場,“海青節這個大平台對台青來說非常難得,不僅能親身體會在福州的生活,還能和之前來榕創業的前輩交流溝通,相信一定會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