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六屆海峽青年節

把最美的“平潭藍”展現給全世界

2018-01-11 10:34:54來源:福建日報

  兩岸民俗文化元素添彩。

  以海洋為主題,深度挖掘閩台、海絲文化,《平潭映象》讓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走向更寬廣的舞台

  9日,入冬之後榕城最冷的一天。而在福建大劇院,《平潭映象》卻像寒冬里的一把火,點燃了現場的所有人。

  《平潭映象》是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導演的首部海洋題材作品,劇中角色及劇情皆融合了濃重的海洋文化,是一部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的佳作。它將7000年海洋文化濃縮在100分鍾內,以海為媒、向海而生,孕育出極具平潭特色的文旅演藝精品。

  古老的愛情故事讓人神往、令人震撼。

  工匠精神,傳承閩台文化魂與根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平潭映象》講述了海壇的先民“君山王”與海的女兒“平潭藍”相識相戀、情感交織,並共同抵御外敵入侵、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

  這場緣分,取材於平潭的古老傳說。劇情主線中還穿插著當地居民與海為伴、向海而生的原生態生活場景以及為了追求美好生活保家衛國的戰爭片段。

  除舞蹈外,《平潭映象》還吸納閩台文化元素,通過鼓樂、南島語系方言、閩腔、海洋音效、地方古樂、舞龍舞獅等形式,構築了一場宏大而瑰麗的神話意境,整個劇場被一種原始的力量和強大的情感包圍,讓人神往、令人震撼。

  大量高科技聲光電效果,更是為觀眾帶來一場立體視聽盛宴。為真實還原平潭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別具一格的民俗特色,該劇通過動力學數控機械燈光、全息投影舞台特效,以大型多人群舞方式和投影相結合,大場景LED舞美及投影影像相配合,展示平潭千年中的繁華萬象,演繹原生態海島生活場景。而服裝設計方面,也體現著楊麗萍的“新東方美學”理念。“這是帶著楊麗萍藝術風格的烙印,為舞台劇提供獨特的視覺語言的呈現。”該劇目服裝設計負責人崔曉東說。

  高科技聲光電效果,為觀眾帶來一場立體視聽盛宴。

  可以說,《平潭映象》就是楊麗萍深度挖掘閩台文化、與平潭的一次默契合作,從自然、歷史、人文、現代四個方面展示平潭的原生態自然風光及人文風俗。“平潭這方土地有太多好的東西深埋深處,我們尊重這方水土。通過塑造王子、龍還有‘平潭藍’等形象,把它挖掘出來,用舞蹈、肢體和人物的形象把平潭文化生動地表現出來。”楊麗萍說,平潭文化符號貫穿全劇,媽祖、城隍爺、麒麟、龍王三太子等神話形象,和平潭非物質文化遺產類的藤牌操、神轎等都在舞台上淋漓展現。

  據悉,《平潭映象》自創作以來,楊麗萍數次到嵐島采風,了解當地民俗,深入民間體驗生活。其間,從創作到排練再到服裝道具細節,楊麗萍都親手抓。“我們期待以更好的方式打磨《平潭映象》,讓這部劇更好呈現在全球觀眾面前。”楊麗萍說。

 

  走向世界,塑造嵐島文旅新名片

  首演在觀眾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但對於《平潭映象》而言,這只是一個新的開始。

  在接下來兩年的亞洲巡演中,《平潭映象》計劃登場150次,其中國內行經70個大中城市,國際巡演擬沿著南島語族遷徙路線進行,包括海絲沿線國家及地區等,並擬於2020年落戶平潭國際演藝中心駐場演出。

  “走出去”的同時,平潭自身也在營造優質的旅游城市形象。如今,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如火如荼,加快補齊旅游基礎設施短板,打造“平潭藍”旅游品牌。去年9月底,平潭旅游類企業優惠政策落地,平潭旅游產業與市場量質齊升。

  君山王與他的龍。

  不久的將來,《平潭映象》將落地平潭國際演藝中心,該平台致力於打造國際旅游島文化地標建築,成為兩岸文化交流與國際旅游演藝的公共服務平台。“通過《平潭映象》,讓平潭旅游‘走出去’,再‘引進來’,這就是打造《平潭映象》的初衷,讓作品扎根平潭,助推國際旅游島建設,塑造平潭旅游和風俗文化的新名片。”福建新鴻藝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聞玲說。

  “在如今文旅融合的發展背景下,文化風俗遺產已成為地方發展文化產業、旅游產業的重要文化資本。”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當今世界旅游業“內容為王”是時代的特征,《平潭映象》對於構建平潭特色文化、創建文化旅游品牌具有深遠意義,將填補地方夜間旅游空白,夯實旅游產品線,大幅度增強國際旅游島的世界影響力與旅游號召力,助力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

  “就像劇中的台詞,有一位王子,騎著一條龍,他來到了平潭島上,再也不願意離開了。”劇中君山王的扮演者大朱說。也許不久後,隨著國際旅游島的建設,平潭將成為一座你來了就不願離開的美麗海島。(福建日報記者 林霞 王鳳山/文 通訊員 念望舒/圖)